杨佴旻作品
记者:在创作题材方面是否偏爱表现静物?
杨佴旻:我一开始画花卉、静物。最初画传统绘画的时候是有线的,我当时一方面觉得中国绘画的线不要丢,而且在当时我也不具备不用线去刻画事物的能力,所以我就画花草,花瓣、叶子、枝干,都可以提炼线。后来开始画人物、风景,这个过程是我解决新的绘画技术的过程。我的绘画是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在里面的。
记者:传统对你艺术创作的影响体现在哪里?你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二者相结合的?
杨佴旻:首先从材料来讲,我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材料还是传统的中国画的材料,像宣纸、墨、国画色,一种艺术材料的形成是附着了上千年传承的东西,只有这方水土才能制作出这样一种材料。但是,画面感觉是现代的,或者说不同于传统画的形式,又具有鲜明的东方特性。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具有传统所赋予他的精神,传统不是一个很表面化的东西,它的呈现是特别内里的,我不认为它是形式上的。如果真正继承传统,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看我的画觉得很西方,西方人看我的画又觉得很东方。
记者:你曾旅居海外,并且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海外观众对你作品的理解程度是怎样的?
杨佴旻:我记得十几年前,当时我还在东京的时候,一个法国的朋友去我的工作室看画,看过之后,他说:“你这是禅”。那是我一次听到一个西洋人这样说。禅宗最早传到日本,又从日本传到了西方,我没有太多和他们交流关于他们是如何认识禅宗的,以及为什么说我的绘画有禅宗的精神、意味,但是我想他们或许是从禅宗的宁静来看的,我不确定。
记者:你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杨佴旻:思想当然是最重要的,现在这个阶段的中国绘画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艺术本身是需要技术性的东西来呈现的,再有就是一个人的经历、眼界、胸襟,这些对创作艺术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你对艺术创作中的中西结合是如何看待的?
杨佴旻:中西结合在前些年说的还是比较多,但是现在对这个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我觉得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样可能更确切。从研究的角度来讲,人们看到油画,或是画面比较具有现代感的作品时,就说这是西方的。但其实我们也已经在创作现代了。从艺术的层面来讲,北京,包括整个中国,如果说还没有完全的话,至少在很大一个层面上已经进入到当代的价值体系、审美体系里面了。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讲,如果说中西有一个主次、前后、里外,用中国人现在的思维方式是不喜欢听这样的东西的。这些年,好多人还是在这样一种比较狭窄的民族心情里面,这其实很危害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