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幻臆象 明澄天地——王华明油画艺术管窥 2013-04-25 17:17: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困境早已不新鲜,无数的油画爱好者和艺术投机者都在试图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模式。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百年实践和争论中似乎没有争议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油画民族化。

王华明 作品

提出概念总是相对容易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却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华明兄的画,便给人一种不期然的触动。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困境早已不新鲜,无数的油画爱好者和艺术投机者都在试图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模式。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百年实践和争论中似乎没有争议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油画民族化。中国的艺术家们发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西方油画技法和观念的做法反而让中国自身的油画创作越来越边缘化。相反,那些有着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民族化元素的作品,更能受到美术史、艺术机构及艺术市场的青睐。民国之前的例子可以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为代表。虽然身为外国人的郎世宁的创作初衷主要在于迎合中国清朝皇帝的欣赏趣味,但却在客观上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油画中国化的优秀遗产。之后徐悲鸿和林风眠虽然在艺术价值取向上截然不同,但二人的艺术探索均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血脉关联。

走到今天的中国油画艺术事实上并没有在民国前辈开辟的道路上前行多少,我们依然困惑于彼时的困惑,迷茫于彼时的迷茫。除了鲜明的时代符号,如文革题材、改革开放语汇以及后现代背景下传统元素的生硬重组、变异之外,在艺术创作的方法论和精神指向上,我们依然没有提出多少有建设意义的方案。经历了五四和文革之后,对于传统早已模糊不清的我们在讨论油画民族化的时候又有多少的矫情和无奈?

如果用刻板的眼光和学究的心态审视华明兄及其油画艺术,可能会面临解读和言说的困境。没有油画的科班基础,没有美术史的背景,没有深谋远虑的功利性设计,华明兄受着内心的驱迫,一头扎进油画艺术之中,用自己最坦率、最本色的油画艺术逼迫观看者从艺术最真诚的本体视角去欣赏和体悟。

华明兄最精彩的作品是那些梦境式的华幻瑰丽世界,似曾相识,却又有几分陌生,唯一明确的是带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据艺术家本人说,这些景象都是产生于自己灵魂深处的生命色彩。它们时而宁静,时而激荡,时而井然有序,时而狂乱不羁,一幅幅作品只不过是内心的生命律动假画家之手在画布上的喷薄挥洒。

这是一幅幅臆造的内心迷狂景观。

臆象,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概念。与西方写实精神的艺术发展脉络不同,中国传统绘画不同具象,不重色彩,要旨在于抒写心中臆象,也就是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古人通过对于心中“臆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天、地、人、物的理解,自我呈现,自我确认。不孜孜于色彩,因为水墨的浓淡干湿中蕴含了色彩的无限可能;不拘泥于物象,才能真正获得大气象。从“眼前之竹”到“手中之竹”,是中国文人对于世界的独特领悟与高度升华。所谓“澄怀味道”,讲究的便是天人一体,物我两忘,明达古今。

华明兄的油画呈现给我们的,正是殊途同归地暗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这种创作动机。静观内心,不羁于物。

然而,华明兄恰恰使用的是西方油画语言来表现这种创作动机。华丽的色彩,酣畅的笔触,又让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当下价值和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从《生命的印痕》到《燃烧的岁月或燎原》,从《1908》到《律动》,忽而静谧空远,忽而雄浑奔放。华明兄的作品便在这亦静亦动之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与西方艺术语言的奇妙结合。

学院基础的缺失反而让华明兄不论从技法还是观念上更加自由地用笔触和色彩。他说,一拿起画笔,冥冥中似乎有人在指点何处落笔,如何落笔,如何调色,如何构图,很多效果自己都感到很惊奇。这无疑是某种天分,同时也因为没有了所谓学院派的先入为主的创作模式而呈现出令人羡慕的自由。他只听从内心的指引。

同时,华明兄又是理性的,深知自己的艺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在坚守内心的奇幻世界和精神模式的同时,他有针对性地向学院派艺术汲取营养。短暂的艺术学院研修班经历之后,他的作品更加深沉大气,热烈而不火燥,奔放而不粗野,瑰丽迷人。

华明兄的油画艺术让很多人羡慕和慨叹。没有故弄玄虚的传统文化符号,没有无病呻吟的病态国人形象,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所谓中西文化融合,华明兄的艺术在当下踯躅沉闷的艺术氛围内让人感到一抹难得的亮色。同时,也促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国油画艺术本土化的多样可能性。

艺术是人生的浓缩和另一种形态的呈现。华明兄的作品无疑是不能模仿和复制的,但他的艺术个案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也许便是真诚地执着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我们的灵魂依托和源泉所在。

壬辰年冬 邢千里于桐乡

【相关阅读】

王华明油画风格初探

当代绘画界的一股清泉——王华明

季怀:王华明的狂乱梦境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