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2mX1.5m
9月中旬,虽然立秋已有一个多月,但金华的气温仍居高不下,白天依旧骄阳似火,晚上风扇、空调也不得停转,热的让人心里发慌;不时又雷雨交加,天气更是闷湿难耐,动辄大汗淋漓。就在这样火辣、湿热、似乎有点躁动的秋日里,王华明的“寻源问道”油画个展在浙江师范大学的美术馆开幕了。
一个画展,规模不算大,却给观者营造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走近展厅,便立刻被这些梦境一般的作品所吸引。朦胧、抽象、多变的表现语言强烈刺激着视觉神经,激起解读的欲望以及理性的思考,热的烦躁不堪的心绪逐渐被读画的冷静思索所代替。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四十多件油画作品,虽然中间存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但所有画面的表达方式上,或是细致描画,或是随意挥抹,都各不相同,手法上,薄涂、厚积、刮擦、揉搓、堆砌,皆运用自如。既无固化的风格,也无形式的束缚和刻意营造。每件作品都如同一个极富个性、论道谈天的生命个体,由此构成了画展不拘一格的言语方式。
乡野风光和城市建筑是展览中所有作品共同的物象来源,这些自然和人文的物象原本是有地域的特征的,如同中国南北山水景貌的明显差异,但王华明风景画已超越了对物象形貌的具体描述,择取的是物象的本质神态和象征意义,而非细节的呈现和堆砌。所有的物象都是似是而非的,模糊朦胧的,天地万物苍茫浑然。一方面而言,这种朦胧感似乎给了观者更多的观察视角和思维空间;因此,可以说这些作品的画面视界是开放的。自然中田野、山峦、河流、森林、天空、草地等与属人的船舶、工厂、房屋、村落、城市交织在一起。虽然形态模糊,但你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也似乎可以根据这些大致的物象形质,在你的头脑中自由想象和重组,可是最终却又不敢给予肯定,迷惑、不确定感始终萦绕在心头。另一方面讲,画面的这种朦胧、不确定感,必然是作者为了实现形而上的艺术思想的介入而创造的表现手法。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互动,作者通过极富象征性、概括性、表现性的抽象语言把观者吸引到画前,但当你走近画面却又看不到任何具体的物象和细节,进入视线的只有画面本身的色彩和肌理。因此你不得不重新退回远处,整体上审视和感受画面所表现出的宏观气象,并由对画面物象的本能辨认,上升到对画面传达的艺术观念的猜度和理性的思考。所以由此可知,王华明的油画风景,绝非是对自然事物与人文景观的简单描绘,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概括表现,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象世界,以此引入某些观念与哲思的表达,同时也引导观者自觉参与到这种思考中来。虽然,这些观念与哲思有待细细品味。但画面直接传递出的,或是大气磅礴,或是淡泊苍茫、或是坦然安闲的视觉意象,无不透着一种真挚可感、超然物外的人文情怀。如果说,这些都是王华明作品给观者的一个直观感受;那么,我们有必要从其具体作品和艺术历程出发,为这些直观的感受寻找根基,以及感受之后作者所倾注的理性思索和观念旨归。
综观王华明的作品,如果按照从形式到观念的角度讲。无论是其早期作品,还是最近新作,形式似乎向来不是他努力营造的内容。从他的梦境般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既不像康定斯基竭力探究点、线、面的精神,也不像蒙德里安一般在大大小小的色块之间寻求某种视觉心理上的和谐与平衡,仿佛全然不顾对形式的斟酌,然而恰恰每幅作品所呈现出形式美却又极富个性和表现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只是在画我头脑中想到的东西,画面上的所有色彩、线条、肌理都是我头脑中物象的印迹,等到放下画笔,整个画面的状态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因此,他并非不重视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究,而是相对比之下,他更为注重意象和观念的表达。所以说,他作品中呈现出的变化不定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诠释某些意象和观念的结果。实事上这种从观念出发,寻求最为贴切的表现形式的创作思路,也是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特征。在艺术多样性的今天,一个艺术家为了实现艺术观念的传达,除了传统架上绘画之外,完全可以自由的综合运用装置、影像、行为等表现方式。然而,像王华明这样,能够通过画布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且不拘于固定的形式风格,实属不易,更值得尊敬。事实上,也可以说他这种以观念为基点,不断实现形式的打破和创造的艺术特色,就是他最明显的艺术风格。当然,这也是他作品保持艺术活力的源泉。
让观者在画境中觅得一丝诗意的安歇与冷静的沉思。当然这分安歇或沉思,固然与王华明朦胧梦境般的迷人画面有关,但无疑更得益于作者对以自然为寓,所表现出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境界。如果说哲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断提出关于人、人生、生命、宇宙的问题,以此去开启众生在生命旅途中日益麻木的心灵,使其重树“反思”的精神,并寻找真正属于内心的栖居地。那么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固然会抛离风花雪月、小情小调的自我陈述,以及单纯的语言形式;而着眼于人生与文化的深刻探讨,建构和诠释属于自我的独立艺术观念。通过对品读他的个展,可以说,王华明的绘画艺术已趋向于这样一种高度。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