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王智远:制作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2013-04-26 17:40:3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璞
1989年,王智远去到澳洲,2002年,他回到中国。他以“内裤”作品刺激人的神经、挑战底线,此后又使用“塑料瓶”这一带有“中国特色”的材料,做着更令人惊讶的作品。这样一位艺术家,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并不为过。

《龙卷风》 2010年

99艺术网:您似乎对塑料的瓶瓶罐罐特别热衷,并且喜欢把他们有秩序的排列起来。废弃掉的这些瓶子被堆砌在一起,其实震撼力还是很强的。您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来做创作?塑料瓶的身份,在你看来是创作媒材,还是某种观念?

王智远:我还不是对塑料感兴趣,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回到中国,面对中国的情境,我生活的环境变了,也就再次改变了我自己。

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在改变,我们也在改变。随着年龄、阅历、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思考方式也随之改变。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产品,也随之改变。有些艺术家的成功风格,能保持个一、两年就很不错了。两年以后,时代变了。就像小孩吃糖一样,两年前成功的那块糖放在今天品尝,不一定是甜。想要重复过去的辉煌是不可能的。艺术家的任务是发现今天应该创造什么?

2000年,我完成四十件作品《碎片》时,也完成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从平面绘画到墙上雕塑的转变——王智远个案》。论文谈及艺术家、艺术家所生活的环境和艺术作品,这三者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我用大量论据,得出这三者间永远都是无休止不停的在改变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就是这个道理。这句话今天应该增加“每次踏入河流的也不是同一个人”,因为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是以前无法相比的。

这不仅仅是一篇硕士论文,也使我真正学到了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在我从悉尼回国前,把那边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别人,孑然一身。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包袱,我就是我,跟过去彻底说再见。

回到中国后,把澳大利亚形成的艺术语言彻底扔掉以后,我再也不重复去玩多元文化下拿点中国符号、传统和易经等等跟西方混搭的方法和策略。对我来说,那已经是一堆垃圾,毫无意义。每当在北京看到在西方多元文化下产生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特别有距离或者滑稽,因为作品所反映的含义与中国当下没有关系。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悲哀与欢乐,我的作品希望与中国的当下产生互动。

佛教崇尚的是“回归自然”,而不是消耗自然的哲学体系。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走向开放世界,我们的资源够实现这个梦吗?

“塑料桶”,作为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直接了当,被我们用完以后扔掉的“第二自然”,上面贴满了中国的或好看或恶俗的标记,它是典型的“现代化遗物”。遍地都是垃圾、剩余物,塑料只是其中之一。我便有了一种激情,觉得塑料就是一种“中国材料”,英文我把它称为“National Material”。当代艺术在今天,全球都处于没有方向的情况下,作为中国艺术家,中国与西方是不一样的,传统不同、政治体制更不同和环境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做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当代艺术。垃圾塑料材料的使用,就是一种努力,希望找到今天的“这里”的材料。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