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迪·沃霍尔博物馆馆长 2013-05-06 10:14:59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徐佳和
尽管英国产生了波普艺术最初的语言形式,但后来却真正兴盛于美国,尤其是安迪·沃霍尔的出现……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从波普艺术中吸取了能量,与波普从血缘上、精神气质上有着无法撇清的干系。波普艺术的倡导者与发起者安迪·沃霍尔作品到沪展出,也许可以让我们真正对之反思,而不再是种种误读。

中国当代艺术的“表亲”

记者:安迪·沃霍尔提出“成功的生意便是艺术”。他直截了当地坦白,自己爱钱。这对当代艺术界来说,似乎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但是对于艺术的发展而言,是好还是坏?

埃里克·辛纳:这是当代艺术界最有趣的争论之一。一方面,人们担忧艺术家为钱创作,担心艺术家们只在乎金钱而不是在乎作品的质量和从中传达出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艺术家有钱不是错——如果你是一位律师和医生,你变得有钱人们就会为此庆祝,而如果你是一位艺术家,当你越来越有钱,人们就会批评你,说你太有钱了。但是关于沃霍尔,我们不能忘记他的成长背景,1928年,他出生于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他的整个成长阶段家庭环境都非常贫穷,在那段时间出生的孩子,赚钱就是第一要务,所以要变得有钱就是推动沃霍尔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同时,安迪·沃霍尔大学学的是插画,毕业后去纽约的工作也是担任商业插画师,他最初只为书刊负责插图设计工作,但很快便在纽约流行艺术界打响名头。

24岁他就以商业广告绘画崭露头角而逐渐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26岁时,他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学会杰出成就奖。于是他知道如何推销,如何赚钱。他当时替鞋子品牌做的插画非常成功,当他转变成一位艺术家时,他就精通于如何推销他的艺术,所以之后他获得巨大成功自然而然。

记者:波普艺术兴盛于1960年代,在1980年代就被评为落伍,到如今又过去了30年,在美国,波普艺术当下的情况如何?

埃里克·辛纳:1980年代时,安迪·沃霍尔被评落伍,声望落到低谷,是其艺术生涯的低潮。他于1987年逝世前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其中一张因其阴沉的调子,被艺评家视为“死亡警告”,亦成为他众多自画像中的代表作。当他去世时,人们质疑他的艺术地位能不能像毕加索那样名垂青史。时间过去了10年,人们又开始重新认识到沃霍尔的价值。

1960年代的波普艺术是整个当代艺术发展至今的基础,从之前的传统艺术到抽象表现艺术,到波普艺术,年轻艺术家都是以此为基础在进行创作。

记者:波普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仅从复制形式上而言,你怎么看?

埃里克·辛纳:确实中国当代艺术界受到波普艺术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想到的不仅仅是安迪·沃霍尔,还应该有商业化,市场化,包括中国自身的历史,中国当代艺术家把这些混杂在一起。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仅存在于审美还存在于商业交易中,艺术家们会有很多种方法来提取。比如说我的好朋友徐冰,我们在交谈中多次提及安迪·沃霍尔,徐冰去纽约也是因为能够更接近沃霍尔,徐冰的作品《天书》中字体的不断重复也是受到安迪·沃霍尔的启发,徐冰把传统中国书法艺术用全新的方式展示出来,所以徐冰从安迪·沃霍尔那里得到的灵感就是从文化中提取一点,进行转换,由此变成一个新的事物。

确实,众多的中国艺术家吸收了波普的能量,比如在创作中用到政治人物肖像、红五星,也用到西方商业符号中的可口可乐,比如王广义的作品中反复出现CHANEL、LV等符号混合在一起。艺术家有时候会玩弄一些小诡计,制造一点小麻烦,看起来好像是在庆祝商业化,但同时他们也是在批判商业化。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