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给他的蒙昧岁月吹醒了性的萌动
学习“土豆”好榜样
作为广东省美术馆副馆长的蒋悦,业界内知名度很高,然而他却甚少以画家的身份直面于世人面前。其实,蒋悦的画常常创新,不断给人带来惊喜,这个身在体制内的主流艺术家,最近却在体制外的扉艺廊办了一个画展《春分》,策展人是非专业人士——知名室内设计师黄翔,选择的画作也多半是些非主流的小品类作品。
这些作品分为“纸头”、“微”、“北方往事”、“红色娘子军”、“重彩”几大部分。因为展览在春分当日开展,因此展览的名字也就信手拈来地被命名为“春分”。不过整个画展看来看去,却更多像是蒋悦平时愉悦自己的作品,蒋悦说,这些画让自己“平静中自得其所”,还笑言:“人生难熬,艺术就是我的玩具”。
然而这种愉悦自己的心态也愉悦了大家,在画展的开幕式上,在“北方往事”中那些在庄稼地中“拉粑粑”的孩童形象面前,不少人都嘿嘿地笑了,并拉来身边同来的好友一起坏笑。
虽说是非主流形式的画展,但是画展的成绩却很主流。画展开幕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展出的八成画作就已经名花有主,画展虽已结束,“老土豆挺蔫”的蒋悦和他的“纸头”画作,深深掳获民心,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从”了他,成为他的“土豆丝”。
记者与蒋悦以及本次画展策展人黄翔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从蒋悦最近的画展展开。
相关链接
蒋悦简介
蒋悦1954年出生于吉林省,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副社长、黑龙江美术协会副主席。2001年至今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
随性
蒋悦:开会画画两不误
在画展的入口处,首先看到的是“纸头”部分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大多数也就是明信片一样的大小,也不繁复,似乎只是聊聊数笔,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在纸上浮现出来。不过细细看来,它又和我们常见的速写类作品很不一样,因为画作的原材料是信封、贺卡、明信片或者是报纸的碎片,擅长白描的他喜欢随手抓起身边的一切能在上面绘画的纸品,脑子放飞,在原有的文字、图案上随意进行拼贴串联,驾轻就熟地改造成一幅幅手绘作品,以笔线色彩随手绘制出这些小作品,被统称为“纸头画”,结集出版,深得众人欢心。“我画画最怕无趣”。
“我不是属于政治的、官场上的人,却一不留神当了个官。”2000年,蒋悦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的副社长,还担当了代社长,而就在“代”字即将去掉的时候,蒋悦“逃”到了广东,“来广州是不想当一把手,我希望有人在前面帮我遮挡”。
可是即便是个副手,蒋悦还是免不了经常会议缠身,于是无聊之际,蒋悦拿手边的小纸片创作出了“纸头”这种体裁的作品,“我开会是一心二用,一边做会议笔记,一边还画画,所以有些纸头作品上面还有会议记录。”无论是贺卡的图案还是报纸的图片,抑或是信封上的邮票,都被巧妙地借色利用起来,成为画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原有的信息,也成为了画作中最当下的印记。
“纸头是我愿意一辈子坚持下去的题材,每一次心境不一样,都会有不同的作品产生。人生难熬,艺术就是我的玩具。”
敏锐
蒋悦:艺术创作随手拈来
除了“纸头”,这次的画展还有几个部分,“北方往事”是画家旧岁月的影子,那份欢快,那份野趣,是对童年时光的忘苦思甜;“红色娘子军”貌似主旋律,但从他的画中看到了这些舞动的女兵,给他的蒙昧岁月吹醒了性的萌动。
这三类作品看似是娱人娱己的非主流作品,而“重彩”、“微”这另外两类作品,则是蒋悦对艺术的探讨之作。黄翔说:“它们是艺术家对色彩与构成的演绎和创作,在色彩叠构中你可以寻觅到其中的变化。”
其中,“微”又可以看作是小版的“重彩”,画纸其实就是黄翔工作室卫生间当中的擦手纸,所以规格都很单一。“有一次画完画后拿这种纸来擦手,擦完后又擦笔,这是一种很随意性的创作,和在选址上画画很不一样,觉得有很独特的效果,于是就在此基础上画起画来,不过它画起来却颇费功夫,要一遍遍地染,最终才得到最后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纸头画、版画,还是水墨画等,蒋悦总是敏锐地抓住了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每一个细节和时间的间隙,但画风给人第一印象却总是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场面气势恢宏,画面构成复杂,线条蕴含着东北人的豪爽、粗犷,变幻莫测,马上就把人的眼球深深吸引住,随着画面的上下明暗游离其中,感受恢弘中深藏着的细腻情怀。
低调
蒋悦:不做点傻事枉活一世
去年,蒋悦在广东省美术馆办了一个“一天一叶——蒋悦水墨新作”个展,今年又开了个“春分”,别看这样,其实蒋悦举办的个展还真是不多。
“我认为,蒋悦的社会认知度与其艺术高度不相符”,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去年5月31日在“一天一叶”的开幕式上这样说。
在很多人看来,身在美术馆工作,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美术馆总该三五年就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个展。然而如今59岁的蒋悦,来到广东美术馆已经工作了13年,却仅仅是在去年才首次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展。作为他的多年好友,罗一平如此评价他:“为人低调、谦和,行事谨慎,言谈富有幽默感,而这一点更体现在他的作品上。”
“我知道炒作对画家成名的重要性,只是我自己做不来。我从来不去想市场需要什么,只是画自己喜欢的画。”像“一天一叶”这种类型的画,蒋悦自嘲是“自讨苦吃的画法”,因为画作篇幅较大,还要构想各种看似没有关联的新闻事件当中的内在联系,“这只是我的一种艺术探讨,这种重新绘画历史的艺术形式,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卖相”。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与禁锢、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的大时代”,蒋悦就是要将时代的大幕掀开一角,“窥视它的繁华与奢靡,描写它的浮躁与喧嚣”。创作过程中,他偶尔会面对这些费尽心思创作的大画思考:弄这些巨大的卖不了钱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处?而最终的顿悟是:“无论如何,这个世界是由聪明人和傻子组成的,聪明人不愿意做的事,一定是由傻子来做的。也许,人生在世,若不做一点傻事也就枉活一世了。”
敦厚
蒋悦:不善言辞背后的少年经历
蒋悦说,自己的作品难以归类,也不想归类。因为一旦归类就意味着一种局限,而蒋悦其实也像其偶像毕加索一样,愿意毕生进行不同的尝试。虽然画作的形式与体裁有很多种,但在每一种画的背后,你似乎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蒋悦背后在想什么。
策展人黄翔说,看着他不少旧友的昔日情怀和粉丝的热烈追捧,心里感叹着这个总自嘲自己不善言语的老蒋,却有深深的情感和洋溢的才华,感染着大家,跨越了年代。
对于这种“不善言语”,蒋悦想了一小会,找到了一个适当的词来形容自己——敦厚,在一旁的黄翔补充说:“老将外表敦厚,内心却很细腻、丰富,只是每一个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不错,在《春分——蒋悦小画欣赏会》开幕式上,面对着众多来宾,蒋悦致辞时只说了不多的几句话,说话时还下意识地搓了几下手,这不是敦厚的表现又是什么?
而这种敦厚甚至有点内向的个性,其实和蒋悦的成长经历有关。
与很多艺术世家相比,蒋悦的成长道路有点坎坷。他是东北人,由于家庭出身是富农,读书至初中就被迫开始到农场工作,“由于家庭出身被歧视,我不能当老师,甚至连学开拖拉机都不可以,只能老老实实地种地。”平时蒋悦并不多话,只是手头上拿到一些小图片就喜欢将它临摹下来。当时蒋悦临摹了不少样板芭蕾舞剧的剧照,现在的“红色娘子军系列”其实就是他对少年时代生活的一种回顾。
虽然从小没受过任何艺术教育,家庭中也没有艺术界人士,然而蒋悦硬是凭着这种一根筋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路。
1976年,由于画“批林批孔”的宣传画,蒋悦认识了负责指导的版画家张喜良,并经他引荐,调入十八团文化站农业学大寨展览馆,开始进行业余版画创作。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他被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正式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大学期间,他的画作就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及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
率直
蒋悦:画作该像“非诚勿扰”一样,让人喜欢就带走
在“春分”开幕后,蒋悦公开了本次画展的售价,最便宜的纸头作品只卖800元,最贵的画作则买20000元,于是,有网站的报道直接将“蒋悦的画作卖800——20000元”作为标题。有朋友看到报道后善意地和蒋悦说,这样的报道可能对他不好,因为把画作的价钱公布出来,这会让别人觉得他的身价很低,建议他找对方改掉网页上的说法。
然而蒋悦却并不在意,“‘纸头’卖800元,‘微’卖1500元,可我觉着很贵了,就一张纸头嘛。”说完呵呵一笑,“我希望低一点的价钱,让普通人可以和艺术牵牵手。”
“老蒋希望自己的画展就像‘非诚勿扰’一样,喜欢就带走。”黄翔说。
这样的低定价为蒋悦带来了更多的忠实的粉丝,“春分”开幕的时候,来自北京的粉丝“背相机的老猫”专门坐飞机捧场,并买下了两幅画作。这位粉丝只是普通的80后白领,醉心于艺术和古建筑,每次蒋悦到北京都会尽量找时间和他一聚,他也会带上蒋悦一起去看北京的古建筑。
时尚
蒋悦:近2万“土豆丝”的知名博主
身为广东省美术馆副馆长的蒋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还有一个身份:知名微博“老土豆挺蔫”的博主,但是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当中,不同层面的蒋悦似乎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老土豆挺蔫”是一个粉丝数量接近2万的知名博主。
蒋悦在微博上很活跃,借助不离身的iPhone与iPad,让他扩大了成千上万倍的社交圈。许多热爱文艺的青年在“粉”了他之后,都自称“土豆丝”。
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蒋悦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发微博,还调皮地把记者的手脚照片上传到他的网络世界中。进入他的微信空间,你会像剥洋葱一样,发现外表很土豆的大叔,其实有一颗像孩童般自享其乐的心。有时看到他发上去一个孤零零地红色番茄,似乎在说:“我在这呢,你看到了吗?”
我们都看到了,“吃土豆不拉土豆丝,不吃土豆倒拉土豆丝”!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