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张思永:画廊业非常时期 必须学会“自救” 2013-05-10 18:36:14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璞
很多我们熟悉的画廊都已经关停或者转战其他区块,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北京画廊市场要自我更新了。画廊所服务的客户,所开发的艺术家,所推出的艺术作品都不能按照前几年风风火火的艺术市场来了。现在要进行内部的自我更新,包括艺术家,当下作品走向,甚至是价格的更新。

千年时间画廊负责人张思永

在经历了2012年艺术市场整体调整之后,国内尤其是北京一地的艺术机构出现了大范围的经营危机,甚至有很多画廊在这一时段被迫选择了关门。加之关于国内2012年画廊业年盈利率不足7%的数据报告问世之后,更上本就经营艰难的画廊界雪上加霜,更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当前国内一级市场的生存现状,能有5%的画廊盈利已属不错。在调整风潮尚未远去的2013年里,很多问题依旧在困扰着画廊业的发展,而留守者是将继续坚持,还是激流勇退。99艺术网采访到千年时间画廊负责人张思永。

99艺术网:艺术界2012称为艺术市场的调整年,这可能会给画廊业带来一些影响,从千年时间画廊看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思永:据我个人观察,2012年度以798为例的画廊业受影响蛮明显的。以千年时间画廊自身的处境和一些表现来说,首先,很多老买家想将藏品推向市场,他们已经表现出要出货的架势。毕竟一些老买家的藏品已经足够丰富,他们也并不是存有一种观望态度。其次,新晋藏家受市场滑坡、泡沫等房前巷尾的传谈,有一点谈虎色变的感觉,会些许影响到他们的购买信心。再次,一些天价作品仍处在消化阶段和市场调整期,一些很清醒的投资者显然不会在这个档期买进新作品。这几点对画廊的市场交易都有些影响,虽然市场在变,其实艺术家作品没有变坏;市场不理想,画廊展览的素质、展览的规划没有变坏。我认为新一拨的买家、投资者应该在这个时期主动地、客观地评判这个市场,作品没有随着市场本身的变坏而变坏,相信这个时候是能买到价格合适的、非常良好的作品。

99艺术网:会不会有点儿像黄金的价格走势?

张思永:黄金收藏更多像一个国家的行为,艺术品还是有它的特性,艺术品的特性不为国家的调控所调控,也不为某一个指数的高低影响而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消费信心,是否做好了良好的准备。假如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优秀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看到好的就买下来,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乃至更久一点的十年、八年里一定会给自己的收藏清单一张满意的答卷。

99艺术网:2013年已经到4月份了,今年有没有达到去年预想的规划?

张思永:到目前为止,千年时间画廊已经举办了三位艺术家的个展,市场的总体表现不错,每个展览都有小范围的作品成交,只是价格都比较适中,总体觉得2013年的艺术市场相比前两年会有所好转。以千年时间艺术家王尊的作品举例,他硕士毕业于湖北美院,现在是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一个年轻的老师。他在来北京举办展览前一直在武汉坚持创作,他的很多作品在展览前已经被订购。在北京举办展览时,香港的一个买家一次性看上他的六张作品,但很遗憾我只能给他两张,因为他看上的另外四张已经被订购了。

99艺术网:您觉得现在画廊业面临那些厄待解决的问题呢?

张思永:很多我们熟悉的画廊都已经关停或者转战其他区块,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北京画廊市场要自我更新了。画廊所服务的客户,所开发的艺术家,所推出的艺术作品都不能按照前几年风风火火的艺术市场来了。现在要进行内部的自我更新,包括艺术家,当下作品走向,甚至是价格的更新。

藏家购买的热点和兴趣点,已经从当年那些作品发生了移位,不会再选择市场最火爆那几年的作品形式。这意味着要求今天所代理和推出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上的更新,造型语言上的更新,画面表现形式上的更新,就是说买家想买没有买过的东西,如果还是那些熟悉的所谓劲爆风格,已经刺激不到他们的购买欲。我认为藏家买画,在某种意义上是收藏艺术家的的理念、思想,但是今天的艺术家能否在最近三五年有新的形态,让买家重新地认可他们的作品,这是一个问题。

面对市场,画廊需要自我调整。所以千年时间今年在展览方面有一些调整,既把前些年合作过但中途停顿的艺术家,重拾起来展现新的作品,也把从未做过的艺术家,包括外地,像长沙、南昌、武汉、合肥、福州等地的大学老师,拿出来展示。我认为“推新”是很重要的,价格,作品面貌,展览手法,都是以往经验没有接触过的,藏家用成熟的经验来判断新的东西,来发现是否符合个人口味。

99艺术网:鉴于2012年市场调整所给画廊界造成的巨大生存压力,是否也说明了国内一级市场基础建设的严重缺乏?

张思永:对画廊造成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现金流的压力,大多数的画廊其实都是要靠日常的现金流转来经营。试想一下,当一些主要的拍卖行、博览会、收藏家直接找到艺术家工作室去选择作品,意味着本身力量薄弱的一级市场的画廊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在强势的拍卖、博览会、大藏家、基金会、基金显得不堪一击。二级市场的越位导致一级市场的画廊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很多有名的韩国画廊、台湾画廊,甚至北京本土的一些老牌画廊已经转战了。由此可见,艺术生态、艺术市场的恶性竞争已经给画廊的从业者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影响,引起关注艺术市场的深思,这种深思既是经营者的思考,也是投资、购买者的思考,更是文化产业市场、产业政策制订者值得思考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北京主体画廊发展历程都有十多年,已有二十年历程的画廊很少,都是一些个别外资或者境外画廊。在这短暂的十来年里产生了一批有口碑、有影响的诚信画廊,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也跟拍卖市场、博览会市场和收藏家、投资基金进行了非常良好的对接,做了非常完善的服务。但在十几年过程当中纵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今天依然显得不堪一击。

为何出现如此尴尬的境地,显然这里面很多问题。首先是藏家的越位;第二,投资者过分的商业化,要求短期实现高的盈利;第三,资本不择手段地控制艺术资源,通过一些硬性的,甚至是非常软暴利的手段助推市场。我认为这些都是硬伤,显然艺术市场的发展跟艺术的发展是同样的,不能跨步前进。如今我们完全在大跨步前进,完全越过了基础平台和成长的阶段,越过了基本的流程。这些做法有些像当年暴发户,一夜就富得暴力,这种感觉首先会把艺术家做死,其次会把市场做烂,再次把整个市场的规律做坏。

【相关资讯】

【第九日话题31期】调整年之后 如何坚守画廊业?

站台中国孙宁:“泡沫”后中国画廊业回归正常

沪申画廊总监吴承祖:中国画廊业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

千高原艺术空间刘杰:做画廊不存在开源节流 放平心态稳步前行

【99专访】孙永增:机构与艺术家的关系不仅仅是“一夜情”

北京索卡何时枝繁叶茂 萧富元专访

【99专访】沈桂林:政府要给力 画廊行业自身更要给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