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拍卖场上的中国三代藏家 2013-05-15 09:37:5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孙行之 
不同于10年前港台人士唱主角的局面,现在,内地藏家成为在世界各地收罗中国艺术品的主力。一个个能说中文的员工被招募到了迪拜、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多地的国际级拍卖行的拍卖中心。

活跃在中国拍卖场上的藏家已经有老中青三代

活跃在中国拍卖场上的藏家已经有老中青三代

不同于10年前港台人士唱主角的局面,现在,内地藏家成为在世界各地收罗中国艺术品的主力。一个个能说中文的员工被招募到了迪拜、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多地的国际级拍卖行的拍卖中心。

祝君波还记得,当年的朵云轩首场拍卖,港台买家占据七成。这是一个广有艺术品的国度,但在20年前,内地人对艺术品的价值显得懵懂,对拍卖更是一团迷雾。彼时,佳士得与苏富比已经驻守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多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境外率先勃兴。“刚开始进拍卖行的都是外国人和港台人士。或者,在国外接受过教育的人,为跨国机构做代理。2000年以后开始以内地人为主。”华辰拍卖前副总经理魏丽君回忆当年的藏家分布情况。

现在,到佳士得的官方网站观看拍卖现场视频,下面已经添上了中文字幕。一个个能说中文的员工被招募到了迪拜、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多地的佳士得拍卖中心。这些变化都在最近悄然发生,“我们需要和中国藏家有很好的交流。”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佳士得的战略调整,或许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从2008年到2012年,佳士得的中国客户翻了一番。

“过去十年,中国市场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个市场展现出的实力,令人吃惊。”蔡金青告诉本报,“我们大幅加重了对中国的战略投资,专注于服务内地市场。”5月7日,佳士得艺术学院已经在中欧商学院开班授课,受众是学院的MBA和EMBA,一群有能力成为佳士得客户的人。

“有其他行业资金支持的藏家现在往往成为最有实力的买家。真正爱好艺术品、以收藏为目的的老藏家们现在已经买不起了。”华辰拍卖副总经理、资深拍卖师沈燕华这样告诉本报。

老一辈:鲜亮的1号牌

香港藏家张宗宪是内地艺术品拍卖兴起时的大买家。5月8日,年过八旬的他出现在北京国际饭店,头戴乳白色礼帽,架着复古墨镜,一以贯之的西装笔挺。如他20年来在内地拍卖场所表现出来的锐气与自信,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在拍场探囊取物,而是在为嘉德成立20年的庆典致辞。

艺术品拍卖圈内,甚少有人不知“罗伯特·张”的大名。只要他出场,总是端坐前排,手持1号牌,威风凛凛,志在必得。一如他在拍场上的高调,这个做服装生意起家的老人家总爱穿得山青水绿,耀眼夺目。

上世纪80年代,当年佳士得进入香港有他的促成之功。内地拍卖行蹒跚学步之时,他更是鼎力支持。

至今圈内人仍为当年三家拍卖行的首次拍卖津津乐道。19年前,1994年3月,嘉德首场拍卖会上,正是“1号牌”张宗宪率先出价将《渔乐图》收入囊中:“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万元,一拍就发!”当年9月,瀚海首拍,汇聚中国书画、瓷器、玉器、鼻烟壶、碑帖、家具、铜器等360多件,总成交额达3380多万元,又是张宗宪,一举包揽总成交的一半。

也是这“1号牌”,在朵云轩首拍夺得丰子恺所作《一轮红日东方涌》,11.5万元。之后,张宗宪不断举牌,从1号拍品一直举到155号王一亭《欢天喜地》。

“当年,张宗宪总是自己抬高价格,再买下来,其实有时没人和他竞价,我们都不能理解。”当年张宗宪狂扫瀚海首拍成交额之半数,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就在现场,也是从那个时候,他们成为忘年之交。

“张宗宪对中国拍卖早期起步做了很多事情。他不光出钱捧场,他还帮着出主意。”董国强说,“直到现在,匡时征集拍品时,他也多有支持。老人家精力太好了,至今仍很活跃。”

张宗宪是拍卖市场老一代藏家的缩影,他游走于华人社会购买艺术品。他时而是买家,时而是卖家。在艺术品市场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时,内地参与拍卖的也的确非常少。2000年,才真正多了起来。”董国强说。

中生代:收藏与投资之间

“现在的拍场里,行家多,投资客多,他们只是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渠道,并非为了喜爱而收藏。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家很少了。”常年奔走于各地拍场,沈燕华常观察身边买家的变化。“确实,有很多老收藏家都承受不了现在的价格了。”

“真正喜欢并且懂的人很少。按照传统的观点,一些收藏家的收藏是需要成体系的。在他希望建立的体系中,缺哪一环就去买哪一件藏品。”

刘益谦,曾经的“法人股大王”,现在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如今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市场第一买家。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陈逸飞的《山地风》、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黄庭坚的《砥柱铭》都被他从拍卖场上一一俘获。业内流传的说法是:“刘益谦直接将中国艺术品推入亿元门槛。”

就在几年前,刘益谦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还总是将艺术品的“投资潜力”挂在嘴边。“现在,拍卖行向他征集东西,他一幅不给。他说,自己的美术馆造好了,墙还没挂满,自己还要买呢。”董国强告诉本报。

年轻人:层次丰富的收藏群体

5月4日,收藏家马未都在北京发布他的《醉文明4》,中信出版社为其举行的读者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的小剧场举行。这是首图并不轻易动用的演讲地点,上一次来此做活动的人是柴静,带着《看见》,以及白岩松等一众老友。迥异于当下一般作家或学者见面会,700人的剧场里,几乎座无虚席。

在过去10多年里,马未都的名字闪现于从《百家讲坛》、《南方周末》到各种捕捉八卦的报章。他出版的书籍所涉研究范围包括家具、陶瓷、玉器、笔筒、鼻烟壶等等。在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他以745万的版税收入位列第五。“很多人骂马未都,说他好像什么都懂。但我觉得他是文物知识民间普及的带头人,不能把他的书和学者的书去比。”一位北京收藏家曾这样对本报说。

除了口才了得、学识丰富,马未都的声名鹊起,也是这个全民关注收藏的时代之侧影。过去10年来,推动中国艺术品热潮的并不只有那些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现在,中国的收藏群体正史无前例地庞大,并且,层次丰富。

“赵涌在线”是一个在网上运营的“拍卖行”,专营纸币、邮票、文献等。创始人赵涌所聚焦的是更为年轻的买家。比之传统拍场内的价格,“赵涌在线”所经营的收藏品类并不高昂。这样的网站,更是让收藏“飞入寻常百姓家”。

艺术品收藏并不仅仅是富豪的游戏,每一个人都有怀旧的情绪,也有收集艺术的空间,年轻人尤其如此。如今,就连经营着顶级艺术品的佳士得也看到了网络拍卖的潜力。2011年,佳士得第一次在网上拍卖伊丽莎白珠宝之后,又举办了安迪·沃霍尔的网络专场。“今年要做一些网络专场,也是更加有创新和创意的品类,我们吸引了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参与,其中39%的新买家选择网络,他们中有些人比较年轻。”蔡金青告诉本报。

【相关阅读】

徐政夫:盲目投入收藏别人是救不了的

艺术品投资需防六大陷阱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