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景象——对话张新权 2013-05-16 10:16:10 来源:艺术相
我从9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风景绘画的创作,在创作刚起步的阶段,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立自己的方式,但这是一个切入的开始,画了一段时间,就开始逐渐关注到带有历史性的风景题材。

08年左右,游轮、巡逻艇这些舰船经常出现在您的画面上,谈谈对于船的关注!

06年前基本是都市系列的作品,都市的作品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建筑、街道、马车,包括过去的一种消防车、救护车、公交车、有轨电车,这些都融入这种大都市里面,在当时中国是非常少见的。在画这种风景创作的时候也想着从这个轨迹上需要更多的突破,这种变化源自于各个方面,比如这种图像有的只是一种记载,有的是一种信息等等,这对于很多人即使看到了,可能也只是当做一张过去的风景或人力车之类的一扫而过了,但是对于我来讲,可能就会经常的反复的阅读甚至是仔细揣摩这种东西,以期望从图像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可用于画面的因素和兴奋点。

在画都市题材作品期间涉及这样一些内容,比如说建筑、街道、人流,邮车、马车都涵盖在里面。有的时候画到一定的阶段,也会从兴趣点更加深入地挖掘内在符号因素,都市景观所含各类因素比较多,我有时觉得何不从中单独拿出一种东西来表现,所以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把码头单独拿出来画,这样就抛开了车流、建筑这类东西。所以就尝试着画了一张码头,后来这张画被中国油画学会收藏,像《信号台》、《致远舰》、《海滩》《姑苏系列》等作品也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以及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画了码头以后,再进一步揣摩,有码头就有船,这时候觉得船的造型尤其是二战时期所制造的无论是商船还是战舰,都有着无可取代的造型因素和绘画因素,它的轮廓和那些神出鬼没般的结构以及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所形成的特有的形态和符号感,像巡逻艇、舰船等作品的产生就是基于这个感受和认识基础上的。随着不断的延伸,也产生了表现船的“海魂系列”作品。图像转换成绘画的绝对不能是一种复现,必须把图像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审美的取向。视觉思维的呈现,它的出处是图像,但是反映的不是自然属性的图像。

10年您对于苏州古建筑以及遗迹的表达似乎把我们从工业文明时代再往回带得更远,沉重甚至带有一点破碎的历史感,不知道您是否认同?这跟您生活在苏州有关系吗?

从绘画来讲,研究和解析历史问题不是画家主要考虑的,艺术家不可能承载太多,艺术的形式只是从艺术的角度尽可能的去创造一种新的视觉,当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反映一些历史、现在、未来等,它主要是通过这些形式反映自己的某种追求,寻求自我艺术的一种特质。因为我在苏州生活了十几年,本身对苏州包括园林和水乡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因素,这种文化在艺术创作上也是一个主要的题材,苏州园林、小桥流水、江南景观,它有江南文化独特的面貌和情怀,所以它区别于其它城市,尤其苏州的园林别致精美,有传统和历史,也符合苏州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绪。

另外,从建筑的园林方面也体现了它的特点,园林作为一个重要绘画题材,有很多的画家去表现过它,我在苏州待了这么多年,也时常会琢磨它,因为觉得如何表达园林思路还不太清晰,所以多年来迟迟没有动手。通过画《十里洋场》、《信号台》、《巡逻艇》,经过一个创作的过程不断地寻找自己表达的语言和方式之后,使自己逐渐建立起自己绘画的方式和语言,再返过来看苏州的视点就觉得不一样了,画园林也是在我这个大的轨迹里面去寻求自我表达的另外一个系列和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仅从视觉上追求特别,而且从绘画的材料,画面的构成,绘画的手法上也应该是比较独特的,所以很自然的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它。在姑苏系列中,我略去了园林中花红柳绿的色彩,园林中本身颜色很丰富,各种树林、花草多种多样,让你目不瑕接,但我尝试借自己的方式把它删除掉,使色彩简约、色调概括,表现一种单纯的,宁静的,幽远的,沉寂的画面感觉。从具体的绘画语言上借助了都市绘画的元素,画面组织结构还是注重形式的,注重当代性的一种语言或者一种融入。

谈谈您最新作品的创作……

画家在创作一段阶段,需要一定的沉寂期,需要静静的思考,可以说作为一个分水领也好,也可以对以前的作品进行延续,但是太多了一成不变,会变得泛味,不能表现自己的追求,所以要积续一定的能量,包括对过去的作品进行一种反思,然后从这里整理出新的思绪,是延着这个轨迹继续走下去,还是产生一种新的面貌或样式,需要静静的思考。同样画舰船系列、都市系列、或姑苏系列都要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从画面的处理手法上、绘画性上都需要做新的尝试和表达。对新的作品姑苏系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挖掘,包括其他的题材,所以需要时间来发现。接下来可能会有所改变,现在也不得而知,有时候创作者在过程当中的想法都会不一样的,就是一件作品创作的初期自己所预想的表达或产生的语言,在中间都会产生一种变化。绘画都有恒定性,也有随机性,有的时候是没设想到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包括对绘画的认识,对材料的认识是顺势而为也是顺势演变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想法。

关于您创作的语言问题,首先您的的颜色运用还是在西方油画传统用色这样一个规范基础上。但又有很多主观的颜色,红的、绿的还有固有色大片运用到里面,这种主观颜色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美的追求或者说认可,人们既有一种恒定的习惯,同时也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内在驱动力。比如人的举止、内涵、外貌、气质、素养都给你留下印象,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是多元的,包括性格上不同于其它也会给你留下不同的记忆,所以人的审美或对其它的事物基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既有恒定性,又有潜在的驱动性力。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语言会抓住你的心,就会拨动起你求新、求异的心炫。比如说天是蓝的,树是绿的,如果这样画,人们感觉这就是在我生活中的,所以我也不奇怪,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从古典、传统的到印象派等,印象派的产生就是区别于古典、传统的绘画,把光色运用到画面上,这当时也是一种新的东西,现在来看也就不奇怪。从前期印象派再转到后期印象派,后期的开始比前期更加注重主观的表达,像梵高、高更、塞尚的作品就是代表。比如梵高画的天空就区别于人们印象中的天空。这就要求人们不是一种自然的呈现,是经过艺术家自己的思想过滤以后主观的认知表达。从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产生的流派更主观,所以主观的表达在画面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艺术家主观对世界的一种认识,通过自己的头脑过滤出来反应于画面,而不是将自然搬到画面上来。

我的作品这种红、绿比较艳的色彩运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典型的像海魂系列、船、海水、致远艇都是玫红色或是绿色、蓝色的,海不是红色的,我试图表达出一种特殊的视觉和思维方式,反应出特殊的视觉和角度。从毕加索、马蒂斯开始已经延展了人们传统视觉绘画的领域,所以如果利用这些因素来作用于你的画面,让你能够自由的转换自由的表达,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理解和绘画观,海可以画成红的,可以画成绿的,也可以画成其它,这更多体现画面一种认知。再比如像巡逻艇,致远舰就有一个将三度空间变成两度或者两、三度空间相互作用互相转换问题,就画面结构来讲,舰船上浓烟的造型就不仅仅是烟的问题,利用烟的形态表达主观情感的变成了因素,在白的画面上出现烟的形态以后,烟的形态是一个形的表达,当然这个形的表达不是孤立的,所以产生正形的同时同样反衬出负形,正负形在画面里组成的关系既有矛盾和冲突、又有协调和统一,制衡矛盾、求得统一与变化非常重要,形式也由此产生。

【编辑:谈玉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