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爱国热情,是如何被商业绑架的
关于兽首的价值,见仁见智,但比较有共识的是,单纯从艺术价值来看,兽首的价值并不高,而之所以被抬到天价,主要是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它来自圆明园。
正因为发现了这一“罩门”,拍卖公司和收藏者才故意将之打上“国宝”的烙印,再加上各路媒体跟风炒作,本来不起眼的艺术品投资行为,被提升至“爱国”通道。对此,吴澍在《谁在拍卖中国》一书中曾这样描述:
“在这些‘爱国者’的接力赛中,一些早年碍于有关国际文物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预,不敢公开亮出非法所得中国文物的外国人,纷纷从地窖里搬出家族窝藏多年的‘赃物’,有计划、有预谋地采取树立标杆、借题炒作、充分预展、托买托卖等手段,‘满足中国人的爱国愿望,帮助他们买回本属于自己的文物和古董’(英国报纸语)”。
“由此,在那些八国联军(应为‘英法联军’,编者注)的后裔帮助下,一场起始于商业目的、被炒作成‘爱国行动’的圆明园文物回归热形成气候,以12生肖铜像为代表的圆明园流散物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海外拍场,并且身价节节拔高,屡创天价神话。”
在2000年、2003年和2007年的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会,2009年的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中国人都不惜血本将兽首拍回,目的就是不让“国宝”再度外流,二度受辱。
兽首共12件(面世7件),被反复拍卖,这让兽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如果兽首只有1个,拍一次就没了,那也就没有炒作的意义了。”北京天问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季涛跟记者分析。
“从拍卖的角度讲,卖家愿意出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知名度和普及程度,这个时候可能就不是看其艺术价值,而是社会告知的价值,这会给它加分,让它变得更贵。兽首不断再现,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几个水龙头,所以会拍到天价。圆明园其他文物可能就一件,拍了就没了,所以知名度并不高,价格也没那么高。”
在这些拍卖游戏中,民族情绪被商业利用。此时,对兽首“国宝”地位的质疑,犹如当头棒喝。
佳士得的“中国梦”:开设独资公司
那么,皮诺家族的“捐赠”到底为哪般?外界普遍猜测,主要是为了皮诺家族旗下的佳士得拓展中国市场,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变在2009年风波中中国民众对皮诺及佳士得的不良印象,与皮诺家族掌控的奢侈品集团开云今年在中国的市场拓展不无关系。
记者就此采访了佳士得中国区公关负责人,她回应称:“兽首拍卖风波确实给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影响,尤其是声誉上受到很大影响”,但同时她认为,“捐赠兽首完全是皮诺家族的决定,与佳士得在中国的业务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2009年2月26日,在佳士得拍卖会结束后的3天,中国国家文物局就出台专门文件针对佳士得——《关于审核佳士得拍卖行申报进出境的文物相关事宜的通知》,严格限制佳士得拍卖文物进出境。
季涛告诉记者:“苏富比和佳士得都很会做公关,跟中国的关系本来都很不错,但此事之后,中国对苏富比的限制要宽得多,对佳士得要紧一些,有些政策是专门针对佳士得来的。”
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本次归还兽首可能是由皮诺家族控股、当年执行拍卖的佳士得拍卖行面对北京做出的某种‘让步’。佳士得一直想开设自己在中国的分行,可它之前在上海只有一个办事处,‘游离’于中国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之外。”
2012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交易额已占全球市场的25%左右,仅次于美国,佳士得和苏富比等国际拍卖公司都想挤进中国市场。
佳士得早在1994年和1996年就先后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办事处,在2005年授权永乐拍卖公司使用佳士得商标,但由于中国对于外资进入拍卖市场的限制,佳士得的“中国梦”——在中国开设独资拍卖公司,一直未能实现。
今年4月9日,佳士得突然宣布成为首家在中国大陆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静安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并计划今年秋季在上海举行拍卖会,不过拍卖品不涉及文物古董。
从“特别限制”到“特别放行”,佳士得在中国的发展的确如其公司内部人士所说,是公司247年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吴澍评价称:“捐赠兽首是场明白无误的交易,皮诺家族是大赢家,佳士得成功解禁登陆中国上海,而且先声夺人,省了难计其数的巨额广告费。”
在这场交易中,中国人赢得“面子”,而皮诺家族赢得“里子”,顺利攻占中国市场。 记者:近年来兽首一再被拍到天价,你却指出“称兽首为‘国宝’欠妥”,你的理由是什么?在你心目中“国宝”如何定义?
陈履生:我心中的“国宝”首先是能够代表国家文化的重器,是能反映国家历史与艺术最高成就的瑰宝,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文物或佐证,它应该具有普遍性的文化认同,是历史积淀后的文化共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国家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一个时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能够承前启后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按这个标准,我认为属于圆明园故物的兽首不能称之为“国宝”,但不是说它不具有历史价值,只是说社会上将其称为“国宝”欠妥;或者为了经济目的,为了情感意义,将其称为“国宝”欠妥。
记者:如果单纯从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来看,兽首价值如何?
陈履生:如果单纯从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来看,圆明园兽首只是一般性的历史文物,它在超过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尤其是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的血缘缺少中国文化的基因,难以与雄强浑厚的汉唐雕塑相提并论,更与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相去甚远。
它所反映的是西方写实雕塑的传统,而如果将其放到西方雕塑史上来论,又只能说是一般性的雕塑,这些在西方的一些园林雕塑中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圆明园兽首只是圆明园中的园林装饰雕塑,我想法国人是不会把凡尔赛宫内的园林雕塑中的一个部件称为“国宝”的。
记者:它被炒到天价,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陈履生:背后原因很多,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毫不讳言,个中的非理性行为在所难免,负面影响极大,最重要的是哄抬物价之后,如何面对未来出现的被西方列强掠夺的无数中国文物,如果继续动用国家力量,哪怕是民间力量,花大价钱去购买,也无异于是遭受第二次掠夺,而且不动枪不动炮。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又如何面对被哄抬的民族情感?
10年前,李学勤先生就强调:目前国际上有些商人蓄意抬高中国文物拍卖的价格,对于我国抢救流失文物和阻止国内的盗墓之风很不利。而从一般性的道理来论,当你缺一个盖的时候,在国际市场上这个盖就可能要一个超过自身价值的高价。反之,当你认为它只是一个盖、却又没有人需要配这个盖的时候,它也就只有一个低于自身价值的低价。
记者:中国有大量文物散落海外,对于这些文物,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是要追回,还是承认历史事实,让它们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陈履生:我的态度很明确,要依据国际法不依不饶地追讨。比如20世纪初伯希和、斯坦从敦煌盗走大量的经卷和文物,证据确凿。还有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以及散存在美国的响堂山石窟造像等,也都是罄竹难书的历史罪证。
这些是真正的国宝,也同样记载着被掠夺的历史。对于它们,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当然,我不同意“承认历史事实,让它们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我们要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玩命地去追讨。然而,追讨的成功与否,是基于国家的强盛。
记者:你曾说政府应系统组织追讨海外流失文物,你是否赞成用购买方式追回?
陈履生:2003年1月,针对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欧美18家博物馆“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的共同声明,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发表了《致巴黎卢浮宫等18家博物馆的公开信》,表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相抵触,与正义公理相违背,是对曾遭受侵害国家和民族正义权利的践踏”。
我不赞成用购买的方式追回,因为上个世纪被盗的文物数量太多,买不胜买。目前已有的购买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说是一种权宜之计。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