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朴:中国连环画的守护神 2013-05-20 10:00: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续鸿明 冯智军
姜维朴,1926年6月生,山东龙口人。曾任《华东画报》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党委书记。主持创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版协连环画艺委会,任主任至今,创办连环画理论刊物《连环画论丛》(后改为《连环画艺术》),创建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文革”后,姜维朴被任命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仍然分管连环画册和连环画报编辑室,并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连环画理论刊物《连环画论丛》。在1983年,又创办中国连环画研究会。

上世纪80年代初,《连环画报》成为全国十大畅销刊物,连环画册的印数也是激增。如王素改编、华三川绘制的《青年近卫军》,1977年出版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就是120万册。由白宇改编,严启生、陈惠冠、戴敦邦、罗中立、韩硕、施大畏等绘的《三国故事》和《水浒故事》,1980年第一版第一次的印刷数,前者每集印150万册,后者每集印200万册。

这个时期还推出了《人到中年》等发人深省的作品。特别是连环画《枫》的面世引发的一件事,震动了文艺界。这件典型的“伤痕”艺术作品,刊登于1979年第8期《连环画报》,在不少地方被一抢而光,销售120万册。但刚发行三天,就被有关领导部门勒令停售。在姜维朴的力争下,这次风波终于平复,而且《枫》还在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姜维朴回忆道:“鲁迅先生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但愿鲁迅先生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在今天有更多人体会到它的伟大意义。”

59岁创建连环画出版社

“文革”后至80年代初,中国连环画每年总印数有8亿册左右,占全国图书总印数的1/3。但从1984年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连环画出版阵地刮起了一股拜金主义歪风,被认为可以“赚大钱”的连环画市场,充满了宣扬武打、凶杀等乱七八糟的作品,姜维朴对此甚为忧虑。为此他上书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情况并建议成立专门的出版连环画机构。姜维朴回忆说:“1984年10月28日我与陈兆祥联名发出信件,还登门请德高望重的萨空了帮忙吹风,当年11月中央领导就做出了批示。”

1985年,59岁的姜维朴着手创办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每天骑着他1950年在上海买的第一代国产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新的征途。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一年就该离休的他,何必自讨苦吃。回忆起白手起家的经历,姜维朴说:“当时一无资金,只有上级借给的30万元。二无充实的队伍,只有甘愿从人民美术出版社跳出来的几位同志,其中陈惠冠、费声福、吴兆修也都年过五十了。三无办公场所,后来从人民美术出版社租到一间旧厂房,才改建了几间办公室,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办公。”经过半年的筹建,在1985年10月17日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正式成立,姜维朴任总编辑、法人代表。

就在这个小出版社诞生的同时,大量粗制滥造的连环画盲目出版,造成了大量的积压,连环画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姜维朴说:“回

顾当年,这个生不逢时的小出版社,经历着是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还是以赚钱为主、要钱不要后代两种出版方针、两种价值观和文艺观的大较量。”在这个较量中,他们咬牙坚持住了,并义无反顾地把反映长征史诗的《地球的红飘带》长篇连环画列为重点选题之一。

病榻上诞生《地球的红飘带》

王素几乎与姜维朴同步卷入了连环画脚本作者的队伍,从1953年的《英雄村》开始,先后编写了《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一系列脚本。《地球的红飘带》画库共5集,也是王素根据魏巍的同名小说改编,然后由沈尧伊绘制,从1987年编绘,历时6年才出齐。这部连环画集先后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获金奖,纪念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和脚本二等奖,全国美术图书评奖中获金奖,成为获奖最多的一部连环画作品。

1990年底,姜维朴突发脑溢血,昏迷一周后才清醒过来。但就在连续50多天、昼夜输液的日子里,正赶上《地球的红飘带》第三集画稿完成。病榻之上的他,坚持要终审画稿,因为必须要平卧不能抬头,便让王素把画稿照片一幅幅举着给他看。王素曾回忆道:“当时他身体十分虚弱,每看一会便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只得停下来吸一会氧气,待精力稍恢复,又继续看。这集画稿共226幅,每天这样时断时续,一直坚持看了四五天,边看边提意见。”从此,对这位病床号为28号、工作不要命的病号,医护人员只好不硬性干涉,多了几分理解和敬意。

1993年,时任美协副主席华君武致信姜维朴:“这五册连环画应该说是有中国连环画以来的巨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一流水平,可惜现在的舆论,都热衷去捧臭脚,好的作品反而被冷落了,这实在是一种可悲的现象。谢谢沈尧伊同志和脚本作者王素同志,也谢谢你,连环画的保护神姜维朴。”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1995年,姜维朴从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还在中国版协艺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工作至今,并于2010年出版了巨著《新中国连环画60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为此书批示:“健康有益、生动形象的连环画是老少咸宜的‘大众食粮’。我们许多人都是看着新中国的连环画成长的。推动连环画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是适应时代要求,勇于超越创新。宣传文化部门要支持连环画的创作出版和发行,使连环画成为永葆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之花。感谢为新中国连环画事业作出贡献的姜维朴同志,感谢所有为我国连环画事业辛勤耕耘的美术工作者、出版工作者。”

2012年1月29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蔡名照给姜维朴写信说:“连环画是我国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样式,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您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连环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年近九旬,仍倾心关注,精神品格令人敬佩。”

做了一辈子编辑工作的姜维朴,说起编辑工作有着深刻的感受。“编辑是很累人、很苦的,但编辑工作往往决定了一本书的命运。从选题到编校,手握着权限,而一旦出了问题,首先也得找编辑。要批斗的话,编辑都排在画家前面。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像鲁迅那样,有不怕打击、不怕批斗的精神。我们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在做连环画。”

对于当下连环画创作的现状,姜维朴表示忧虑,但仍然充满信心。“现在连环画比我们当年少多了,特别是一些偏见让这一行举步维艰,它需要改革,它要变。好的连环画要有好的思想性、艺术性,还要有教育性。现在连环画发展进入了困境,理论工作就更显得重要。做连环画工作的人,一定要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深入地研究这门艺术,它要求有文学、美术以及各社会学科的知识。我们要拿出作品来,还要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现在的人都是从经济效益论书的质量,急于求成、急于赚钱,自然很难做好。千万不要把连环画创作变成赚钱的工具,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社会效益一定要放在前面。好的作品能让人学到有用的人生经验,不好的会把人教坏,连环画对我们的影响不能用金钱和数字来衡量!”姜老的呼吁让人警醒。

【编辑:谈玉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