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迎来了公众的“特别关注”——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免费”成了众多博物馆“领衔主演”的招牌。究竟有多少公众成为这个节日的“经济受益者”,我们或许很难精准地统计,但是,作为一个文化节日,我更关心的是有多少博物馆拿出了务实的措施,为公众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的价值,然后让公众与之更加亲热。
我们生长的国度,地大物博,这是从小学到大学课本上经常出现的字句。如果说“物博”重在说明现状,那么“博物”就更着眼于历史和未来。博物馆就正是在这历史与未来之间搭建的文化桥梁。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我们的记忆,正是对历史的记录、学习与总结,而变革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那么,博物馆及博物馆业本身,就是“创造力”的提供者——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基本职责的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开阔、开放的教育与学习平台,提供了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的空间与方式。而在这公众不断参与、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我们积淀了文明与文化,积攒了前行的力量。文化受益需要热度,广泛参与创造热度。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一直作为皇室贵族和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宝的展览室。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的博物馆相继对公众开放,博物馆的文化功能才得到了新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博物馆的文化承载与教育功能、并大力研究其与人类未来发展关系的同时,确定了“世界博物馆日”。在中国,越来越多主题博物馆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但是,如何让人们对博物馆更亲热,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亲热亲热,只有“亲”才能“热”。可有时候博物馆却让人“亲”不起来。三十年前,我还在读小学,去故宫博物院可以待上一整天,除了安静地参观、记笔记,还可以出神思考;三十年后,当我带着孩子去故宫,看到的是拥挤的人潮、喧嚣的环境、杂乱的秩序,拿孩子的话说“带满腔希望而去,载满腹受罪而归,再也不想去了”。
三十年间,我们的技术发展了、认识提高了,但是我们的服务和环境,是不是给人们的文化受益带来更亲切的氛围?去年,在西部某省会博物馆参观民族特色主题展览,非常震撼,环境幽雅,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受益颇深,且免费。然而讲解员慨叹:一周也就能讲上一两回,来的人太少了!“亲”有了,怎样才能让好东西“热”起来,这同样考验着博物馆业内的管理智慧。没有热度的文化必不长久,更谈不上良好的发展,博物馆也是如此。
一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馆日之后,希望我们不是去浅薄地“喜看游览人数增长”,而是在认真思考博物馆文化教育功效的同时,让它与公众的心,近些,再近些。
【相关阅读】
【编辑: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