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院的艺术生们一味的追求技术功夫,忽略了自然生活的趣味性,将自我与生活隔离开来的代价便是大量没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有时非艺术专业的朋友看罢我的作品问道:创意的灵感从何而来?艺术家的职业对“外人”来说似乎相当神秘,仿佛中世纪的魔法师,用灵魂换取令人惊叹不已的创造。我不忍地打破了他们的臆想,艺术家比之那灵媒或魔法师,更像是端锅烧菜的大厨,用有限的调料,创造无限的可能性。而那调料是从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
艺术家的生命大概便是创意的本身,灵感不会因我的祷告而从天而降,但某日下午的一次树林探秘或者读过的一本书却可能偷偷为我捎来创意的橄榄枝。世界早已为艺术家们备齐了调料,前人们只是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烹调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后来者中亦不乏创意的老饕,品尝完前人的“大餐”,对其中的配料也了然于心,接踵而来的一念当是亲自下厨,烹调中又加入了些个人的喜好,于是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承上启下,但独具一格。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自幼便开始观察自然界中的圆点,桌布上的花纹、镜子、生物的触角对她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调料,这些早已存在多年的“平凡”物体经她的烹调却成为解放“味蕾”的钥匙,创造出一幅幅前卫的作品。
一位大师曾说:“我们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和万物互为彼此。”艺术家当然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凭空创造美味的精神食粮,善于观察与体验生活是获取创意调料的重要途径。加拿大的艺术生闲暇时间或去篝火野炊,在大自然里聆听灵感的低语,或组建自己的乐队,循着节奏找到灵感的源泉。久而久之,身体里储存了大量的调料,再加上一汤勺的技巧和一汤勺的耐心,便是一碟佳肴。而今反看中国艺术学院的艺术生们一味地追求技术功夫,忽略了自然生活的趣味性,将自我与生活隔离开来的代价便是大量没有灵魂的艺术作品。缺乏调料的菜,炒得再好,也是食之无味。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