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书架:程然 2013-06-05 09:18:24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李逦
近期,程然在麦勒个展“最后一代”中,基于自己的小说《昼夜之渐》而展开一系列与文字相呼应的作品,使得文本和作品之间构成了一种互文性。对程然而言,阅读并不是时刻重要的。

封面集锦

封面集锦

近期,程然在麦勒个展“最后一代”中,基于自己的小说《昼夜之渐》而展开一系列与文字相呼应的作品,使得文本和作品之间构成了一种互文性。对程然而言,阅读并不是时刻重要的。 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看一本偶然得来的书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认真地拜读某一本众人称赞的名著。他说,此时他会想起一些时刻,能不假思索回忆起当时的环境和人物,在脑海中清晰可见,甚至可以记得当时的天气和室内的布局,或者一本书的名字,可能这就是他挑选以下几本书的原因。

由此,读者们则可以通过这个书单和他的点评,管窥其作品的框架以及思维的来源。

《现代自然》

本书为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 (1942~1994) 写于1989-1990年间的日记,在这本日记中,记录了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住在一座位于海边的小木屋中的状态,他精心装饰和改造了破旧的船屋,他为之起名为《希望之屋》。在日记他耐心描述着各种他种植的植物,伴随日出日落潮汐交替,平静生活。

《空画框》

由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出版的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赛里斯·温·伊万与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访谈录,在前几天广州之行,陈侗老师赠予我的一本书,在回程的飞机上我看完了这本小书,里面格里耶谈到了他的写作,和他以文字描述所完成的电影,以及他与阿伦雷乃合作《去年在马里昂巴》这部电影的前因后果。而这本书更有趣的地方在于,译者保留了汉斯为伊万与格里耶之间的由英法语翻译的完整段落,再现了当时对话的完整现场,在原文与转译间,语言的含义所产生的微小的差别,让这场访谈本身就具有戏剧性,像一个剧本。

《謬》

2002年由蒋志等人创办的杂志,以先锋小说和摄影作品为主。大约在03年的时候我在艺术家陈晓云的家里看到这本书,在书架的最底层堆了厚厚的一摞,当时我只是个学生,可能这是一本对我产生影响的书,当时看不懂内容,只是觉得这是一本“不太一样”的书,并让我记忆深刻。

《象》

2004年由张君刚,徐程,朱力创办的纯摄影网刊,共有十七期,2005年停刊。那时候没有工作也没有计划,看不到方向,也看不到未来,每天都泡在各种文学和摄影的论坛里,这个只在网络上发布的刊物,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来自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图片,不知道这些图到底是不是作品,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从每张图片被定格的瞬间中猜测着其他人的生活。

《昼夜之渐》

我自己的小说,是一个展览计划中的一部分,2013年由麦勒画廊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个侦探故事,就像地摊上贩卖的小说一样。但对我而言,这本小说并不需要从头读到尾,它并不应该占用现实中的时间,不应该专注,而是应该有种分心的感觉,在火车,巴士上或者坐在路边偶尔翻翻,对此我的定义是,一本卫生间读物。

【相关阅读】

程然谈个展“最后一代”

立体的文本——程然个展“最后一代”

程然个展再度登陆麦勒画廊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