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档案《新女性》拍摄11年80x100cm
红颜档案《马路天使》11年100x80cm
认识刘曼文已经很多年,她在北方知名度很高。朋友们都希望她在北京展开自己的事业,然而,刘曼文还是喜欢在上海生活,对于女性来讲,上海是有诱惑力的!教授、学者也不例外。
刘曼文出生在北方,却是一个极其怕寒冷冰雪的人,也许与血缘有些关系?她的父母是南方人,年轻时支援内地,由上海去了哈尔滨。因此造就了刘曼文性格与作品的多面性。刘曼文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艺术才华,被当时打成右派,从北京发配到黑龙江的画家张钦若、王景岚夫妇发现和培养。恰好当时在张先生周围又聚集了一批有作为的知青画家,这批谱写历史的知青,很多都是我们中国美术界最为活跃的、成就显著的代表性画家。他们有:刘宇廉、李斌、陈宜明、沈嘉尉等,巧的是他们都是上海人。当时的刘曼文还是个小不丁点!但是大哥哥们在那个火红年代,洗礼般的刻苦奋斗精神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统统留在了还有些懵懂的刘曼文的心灵里。并且让她成长起来。一九七七年经过十年浩劫后,开始恢复高考。此时的刘曼文,在绘画上的成熟度已远远超出同龄孩子。也许是早熟,十六岁时的她,素描、色彩、速写都已经达到专业美术学院要求。所以一九七八年,刘曼文以优异成绩被鲁迅美术学院破格录取。成为一名成熟的小大学生。
经过学院历练后的刘曼文,在不断的探询与思考中开始创作属于自己语言的作品。八十年代创作了许多参加全国性美展的比较写实的作品,后来又创作了很多优美抒情的风景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她开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从自身寻找命题。用“面膜”作形象符号,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当时的一批先锋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九十年代标志。刘曼文创作的一系列《平淡人生》作品成为她的代表性作品,同时这个符号,也成就了她成为当代中国具有前卫精神的重要画家。她的这些作品多取材于自己以及身边知识分子,反映他们在家庭中的真实状态,有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反思和无奈,属于对人性精神层面的追问!我认为刘曼文作品的学术价值正在于此。
二千年初,刘曼文带着北方学院训练与实践的技法到上海定居。先任教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刘曼文说更喜欢单纯的工作,简单的生活,上海油画雕塑院是最为单纯的创作单位。去年,我们经过多方考证与研究,将刘曼文调入油雕院。很多聚会时,听到刘曼文讲到寒冷会给她带来抑郁,喜欢在温暖的地方生活,难道是这个理由使她离开了北方而选择了上海?我想也不必深究,但是我充分相信,刘曼文在上海也仍然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推荐阅读】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