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龙
刘忠荣大师是当代海派玉雕的领军人物,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影响了不少后辈,促使我们严谨、认真的创作每一块玉石,最大程度的展现玉石之美。
我16岁开始接触玉雕,逐一学习了玉雕设计、雕刻、打磨等技术,懂得了雕刻工具的用法、应该怎么用、需要注意什么以及雕刻的细节。1998年,在技艺停止不前,始终徘徊于简单的模仿时,我结识了刘忠荣大师。跟随刘忠荣学习的那几年,可以说使我练就了扎实的玉雕基本功,工艺表现更加精湛,对玉雕也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以往,一件作品我能够通过娴熟的工艺八九不离十的雕刻完成,却独缺了最至关重要的神韵。作品不具有美感,好似没有灵魂,没有主线。通过他的指导,才知道每件作品必须要有一条主线,只有明确作品的主线才能够将玉料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作品具有生命力。具体说,就是让原本看起来毫无生气的直线雕琢成动感十足的S型,让作品更具活力。
与刘忠荣大师不熟悉者,总以为他十分严肃,高不可攀。其实不然,刘大师非常的平易近人,对于求学者总是知无不言的将其所知完完全全的告诉你。以我来说,虽已离开刘忠荣工作室多年,可始终与他保持亲密的联系。闲暇时,就与刘大师一同喝茶聊天,他会就我作品的整体表现形式给出自己的见解,推动我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不断进入新的创作领域。而他的作品,更给予我不少启发,让我的作品越发精益求精。
在刘大师的诸多优秀作品中,一套《四大佛山》玉牌让我最为印象深刻。这件作品,以中国四大佛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为题,刘大师借鉴国画注重画面意境的表现手法,写实的雕琢出四大佛山雄伟壮丽之态,葱郁的树林,肃穆幽静的寺庙蕴藏在山中之景,极为真实。背面纹饰等细节之处的巧妙搭配,更映衬了佛山宁静之色,完全展示出了刘大师以小见大的玉雕创作特色。更让我了解了细微之处的巧雕可以是一件的点睛之笔,能够提亮整件作品的艺术性。
“一勤天下无难事,人间万事出艰辛。“为玉而生”是刘忠荣老师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走进他的授艺之门有20多年了,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我的人生感悟和玉雕技艺上,刘老师给了我非常真诚的帮助。谢谢老师!”
——庞建新
我是从工艺美校分配到玉雕厂,厂里并没有为美校来的学生指定师傅,美校几届玉雕专业的学生后来几乎都离开了这个专业。应该说没有师傅辅导也是个因素之一。起初我对刘老师的认识是经常能看到他精湛的玉雕获奖作品,他的劳模、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的名字经常在玉雕厂技术科被老一代艺人们常常挂在嘴上,说他是个做玉的“怪才”。
真正与刘老师相识与深交成为他的学生,是在1989年我从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回厂。说起来很有意思,当时恰逢国家第一批高级技师评审,厂里指派萧海春老师和我辅导5位参审同志的论文指导,刘老师的论文《浅谈玉雕炉瓶纹饰的艺术张力》,使我和他有了第一次玉雕艺术的深入探讨和求教,也是他帮我实现了离开技术科下车间的愿望,开始了我们亦师亦友的交往,直到1993年一起离开玉雕厂。
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话语不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产品会说话,正如吴冠中老师说的那样:“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用作品讲话的”。刘老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是在当代玉雕中留下自己的艺术痕迹,让后人让历史来体悟和记载他所要表达的艺术追求。
当今时代开放包容,传承与创新、借鉴与交流、审美观念的变化,都为玉雕创作带来新的挑战。刘老师致力于玉牌的传承与创新,在立题和工艺上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肯定,他的玉雕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当然的成为了玉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实在令人钦敬!
“在忠荣玉雕的四年半时间,我收获的不仅是技术提升,更丰富了我的人生。这段日子是真实的,刻骨铭心的,结缘,续缘,惜缘,这段师徒情缘陪伴我永远。”
——汪洋
1997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亚洲金融风暴也影响到了台湾,做为台资玉雕企业员工的我也未能幸免。香港回归不久,厂里只剩下二位员工了。都走了,我也无奈选择了离开,离开了我奋斗了五年的工作,这种无奈倍感凄凉。
在好友庞建新的引荐下,我结识了刘忠荣大师,那时忠荣玉雕刚刚成立,丝毫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机遇。记得见到刘忠荣时,他着一身朴素休闲装,留着标志性的辫子,个不高却精神抖擞,谈话间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像家长,像朋友,我一扫紧张的心情,愉快地加入了忠荣玉雕。
我来到了车间,在庞师傅和忻师傅的安排下,我开始了新的工作。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我心潮澎湃,然而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当头一棒,至今记忆犹新,也让我对大师感激不尽。那天下午,庞师傅拿着一件非常精致的产品让我看,说是一个学徒工的作品。哎呀,吓了我一大跳,刘师父这边徒工的作品都这么好,而且工资薪酬不到我的三分之一!这让我的脸很有点挂不住。我很要强,虽然管理层并没有针对我,我却觉得太有压力了。于是当晚就辞职了。刘师父苦口婆心,跟我说了好多话,但年轻的我似乎就是听不进。
回到家里,我并没有平静,思绪万千,刘师父的话在耳边萦绕“汪洋,你如果连这个小压力都顶不住的话,你以后还怎么发展呀!”话气凝重,道出对我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我前思后想,最终下决心留在忠荣玉雕。
这也许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重要的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六点半,我就打通了刘师父的电话,说我不走了。勤奋的师父已经起床了,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没看错人,你肯定想通了!”是的,我从心底里想向刘师父学艺,刘师父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有了这个经历,我工作加倍努力,进步很快,不久便找到了自己发展目标。
感谢我的恩师,刘忠荣!
“我所获得的荣誉和成绩得益于师傅多年以来的谆谆教导,内心对师傅的感激化成我前行的动力,我将继续努力,不断的积累和磨炼,在玉雕这块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姚菊萍
1988年初到上海,就与刘忠荣大师有一面之缘,听别人介绍他是玉雕厂的劳模,精英,做的炉瓶快而好,顿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1997年我有幸加入忠荣玉典工作室,为此我倍感自豪。
每天早晨,他都来指点我们产品,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满是疑惑,后来得知他每天都工作至凌晨两三点,我问他这样不觉得太辛苦了吗?他说当一件艺术品从自己手里慢慢形成时,再多的辛劳也变成了满足,那是享受,是成就感。正是这种毅力和钻研精神,他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飞跃,由炉瓶转型到牌子,他做出的牌子炉火纯青,层次感分明,透视感强,被所有行家赞叹,为所有爱玉之人趋之若骛,他的知名度也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
他不仅善于雕刻,也深知变废为宝的道理,记得有一次,我做五子登科时,碰到了难题,料磨好后发现有好多的黑点,有聚黑也有散黑,当时就想,这些黑点在这,这个料怎么做呢,于是我就拿去给刘师傅看,他说,你别小看这些黑点,它也能成就一件艺术品呢,你看,这里做几个虫子,让小鸡全都争先恐后的奔向那里,这样不就更生动活泼了吗?他说完,给我画了画,只见一只只小鸡栩栩如生,有奔跑觅食的,有嘴里叼黑虫的,有凝神观看的,一幅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的景象。后来这件作品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受到诸多行家的青睐。
刘师傅不仅教我们做活还教我们如何做人,他经常教育我们说技术过硬才是根本,钱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而技术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之源。他很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靠高尚的人格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培养内在的人格魅力,以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他的言传身教、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和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每天画画,每天临睡前都会想明天的活要怎么做,做到什么样子,并在心里给自己暗暗定下目标。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我于2007年创办了萍水玉缘工作室,我的作品也得到了行家的一致认可,特别是俏色做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2012年6月被评为海派玉雕大师,在神工奖、百花奖、玉龙奖上我的多件作品获得好评。
“刘忠荣师傅您是我的骄傲,是上海人民的骄傲,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顾纪强
我是1982年9月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那时炉瓶车间的刘忠荣师傅就已经很出名了,无人不晓,厂里的好料、大料首先提供给炉瓶车间,经刘忠荣雕出来的产品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得奖的产品也是最多的。可惜我被分配在小件车间斩方,每天斩方400多粒,一天斩坏一个斩砣。 几个月后我幸运地进入炉瓶车间,跟随刘忠荣师傅学徒。师傅的个子不高,也不壮实,但师傅做的活却是车间里最大件的。穿着工作服普普通通的,要说特点也就是烫了个当年流行的爆炸头,看上去很有精神。
学徒期间,师傅耐心认真地指导我雕刻的基本要领,还时常亲自示范,让我在玉石雕刻这门手艺上长进不少,提高也快。记得有一次,师傅教我用斩砣设圆子口,动作轻巧利落,不一会儿圆子口就投好了,又快又好,看得我目瞪口呆。心想:斩砣哪有这么用的,估计整个厂也就师傅想得出,再次庆幸自己跟对了师傅。
1991年我不幸得了甲肝住院,在那“谈肝色变”的岁月里,百忙中师傅还来医院看望我,安慰我,对徒弟我的关爱如同自己的孩子,让我深深感动。
师傅是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实在人,工作勤恳踏实、为人真诚,不争名利,但他手艺超群,名利自然常伴左右。三届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高级技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等,还受到国务院总理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