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脱离与重建——引领观众回归沉思与休憩的乐园
数字设备已在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普及,再加上平板电脑也在短时间内风靡世界,似乎所有人都被网罗在网络与掌上设备的虚拟世界里。很多博物馆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新型互动式观众体验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我们在《趋势观察2012》中提到的虚拟现实与手机捐款,另如定位技术、二维码、wifi等。
但当钟摆摆至“过度沉溺与依赖”的另一端时,人们也开始愈加意识到这种互联“毒瘾”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截至2013年春季,57%的美国网民(8至64岁)拥有智能手机,逾2/3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他们“离开手机无法存活”。即使最拥戴互联世界的一代——18至29岁的美国青少年中也有60%的人表示他们对花费在手机、社交网站和网络上的时间感到“愧疚”。 很多人希望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渴望纯净的思考空间与面对面的交流。很多商家抓住这一态势推出了另类的营销策略,如麦当劳提倡“家庭时间,杜绝手机”用餐倡议,洛杉矶以餐厅为用餐期间交出手机的顾客提供打折优惠,等等。这就给博物馆带来了契机,因为博物馆的强项就在于为观众营造一方沉思与休憩的天地。
对博物馆而言:
博物馆身处两难境地:到底是满足公众社交与联系需求,还是为其提供静思的空间?为解决这一矛盾,博物馆可考虑分时段、分区域限制观众使用数字设备。
博物馆应避免发送含糊不清的信息,比如向观众提供高科技讲解条件的同时禁止其带手机进馆或要求关闭手机等。
博物馆应始终关注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虚拟现实、社交媒体等前沿技术,同时,也应重视教育工作者、评论家、哲学家、博物馆观众等希望维持博物馆传统氛围(静谧、宜于沉思、与世隔绝)的群体的意见。
在媒体饱和时代,对于那些缺乏技术设备,在互联方面无法与其他博物馆或休闲机构竞争的博物馆而言,成为“离线净土”或许也不失是一种可行的途径。这种竞争对小型、资金匮乏的机构来说尤其残酷,正如一位遗址机构工作者所言:“一家博物馆使用了(某项技术),其他博物馆就不愿落后。孩子们见多了各式各样的花哨玩意儿,我们不希望自己看起来老掉牙。”赢不了游戏就改变游戏规则吧。
给博物馆的建议:
有些观众希望博物馆是热闹的社交场所,也有观众期待它是静谧的独处空间。博物馆可分时段、分区域实现不同观众的需求,如设立“周二零技术日”、划分“无手机”展厅等。密切关注旅游业的动态,为那些希望脱离纷扰的观众提供选择的机会,如鼓励观众在入馆时存放手机,设置个人手机储藏柜等。
宣传博物馆是一个为全身心欣赏展览而名正言顺地与网络世界隔绝的地方。近期一项研究就表明,无陪同、不带手机的艺术博物馆参观者“花费更多时间欣赏艺术,博物馆体验更加强烈”。
分享观众对“不间断联网”的看法,讨论他们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让观众自主对“屏幕时间”进行适当的限制。
城市复兴——博物馆如何应对城市高速变化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城市人口下降之后,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居民超过500万的大都市市中心地区又迎来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这也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专家预计,至2025年,世界上7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北美城市人口已达82%,预计40年后将接近90%。但目前为止,美国博物馆分布与人口分布却不尽相同,据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初步统计数据,58%的博物馆分布在人口超过25万的都市,17%分布在人口少于2万的非城市地区。
造成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很多,如年轻人为寻找更多就业机会,老年人希望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医疗、文化设施,“创新一族”看重城市多样化的群体与丰富的文化生活……博物馆自然也在吸引这些人群走向城市中发挥了“磁铁”作用。城市化进程势必会引发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如区域经济发展、住房、交通,乃至人们休闲的场所和方式等。不难预料,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另受能源成本提高的影响,未来人们将聚居在交通和生活方便的街区,住宅面积小、密度大,放弃私家车而主要依赖公共交通。
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随着城市变迁,博物馆,包括郊区与乡村的博物馆都应随之做出调整,思考应对措施。
对博物馆而言:
居住空间缩小与对公共交通依赖程度的加大为博物馆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合作带来了契机。生活在“微”住宅环境中的居民渴求能够社交、聚会、享受文化体验的公共场所,同时也希望可轻松到达这些便利场所。如果能提供社区居民急需的社交空间,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博物馆为何不与开发商携手合作,互惠互利呢?
长期以来,市区内的博物馆都依赖公共交通系统输送主要客流,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减少,郊区及乡村博物馆也需更多地关注公共交通。旅游大巴、穿梭巴士、拼车服务、公共交通等将成为到达偏远景点的优选形式。因此,博物馆应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在各类政策制定、规划和筹资中支持和倡导公共交通形式。
如今,人们已经开始对近一二十年来兴建的“明星建筑”发出质疑,这些建筑很多华而不实,并没有实现当初规划时“创建更美好城市”的许诺,反而让一些文化机构负担重重。
博物馆应思考:
所有博物馆(城市、郊区、乡村)都应对本馆馆址、影响观众到达并使用资源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将来,私家车普及的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博物馆需思考未来的交通需求和公众旅游习惯。
考虑博物馆扮演的角色:城市公共服务与便利设施的提供者,讨论城市变化、公共投入与规划的论坛,创建更适宜生存环境的中介。
将博物馆打造为公众聚会与交流的“第三空间”,如利用展厅或博物馆临近的空间举办音乐会、节日庆典或其他聚会活动(随着居住空间的减小与城市生活隔离状况的加深,这点将愈加重要)。
根据城市人口与基础设施需求的变化决定是否需要新建场馆。正如美国图书馆与博物馆学家约翰·达纳于1920年所言那样,博物馆应“努力提高价值,成为城市与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中心”。城市需要著名建筑师来设计一个地标式博物馆建筑吗?是否略为朴实、灵活性高的建筑更易于使用?是否小型、分散化的连锁空间更容易满足城市街区的需求?
城市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其他地区人口的减少。郊区与乡村博物馆应为此担忧吗?人口稀少的地区是否需要更少的文化机构?乡村博物馆能在稳定当地人口、吸引游客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吗?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