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天地,Heaven_and_Earth,29x27cm-(2)
中国的艺术进入到21世纪后发生了诸多变化,这种变化既来自于外部艺术的影响,也源于自身对时代发展的感应,而且当下的中国艺术总体上呈现着多样化与异质化的面貌。当人们熟悉了一种艺术形式之后,总会有其他不熟知的艺术样态出现,甚至这种陌生化的视觉图式连绵不断,汇聚成翻腾涌动的大河,掀起阵阵的拍岸惊浪。中国今天的艺术就是以如此的凌厉劲道展示着几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今天、为未来构建着中国的艺术历史。
所以,观看中国艺术,就要面对历史,同时又要关联到现实中的中国艺术状态。以中国特殊的水墨绘画为例,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绘画遗产非常丰厚,不仅名家辈出、代有大家,而且画论著述卷轶浩繁,谈书论画广引博征,诗书画印一应俱全。这样的文化遗产已经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构筑起了恢弘的绘画大厦。换言之,面对这样的绘画历史,任何一位当下的艺术家的压力都是可想而知的,也是任何怀有抱负的艺术家所不敢掉以轻心的。对于中国绘画的这个历史前提,近代中国的美术史给了它追求变革与现代化的答卷,改写了水墨绘画的观看方式和理论基础。如果把当代的中国水墨绘画与历史传统的水墨画进行比较,在视觉方式与传达意图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只有认识到这种的质的差异,才能从现代艺术史的上下文去确立中国当下的众多水墨画家的学术定位及其意义。
刘旭光从1980年代即开始艺术实践,为了拓展学习视野,于1988年去日本留学,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由日本回中国,又于2004年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这些学习背景事实上组成了他的艺术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从这些关联中,我们可以分析其绘画的特征,并看到当代中国绘画的变局趋势。
刘旭光的艺术实践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方式的现代转型。这与他持续多年的研究有关,他始终思考着一个当代艺术话题,即中国作为新的时代中的现代民族,其艺术如何被创造、如何从其原有的文化资源中获得现代转型。他努力在中国的经典哲学中寻求思想的灵感,从中国独有的文化观念里发现一种绘画语言,并赋予这样的语言以一种精神感应。他观摩了日本的物派(Mono-ha)艺术,发现它们旨在探索世界存在的形式,选用自然中的土、石、木、铁等素材,让它们呈现其本身状态,从而透析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事实上目的在于剥离所有附加的外在表象,去揭示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相契合的精神关系。它们在方法论上很有“物我通悟”的东方直接性,像棒喝参禅一样直指超越视觉形式的精神的存在。
当刘旭光反思自己的艺术之路与创作时,他并没有简单复制这一观察事物、呈现世界的方式,而是汲取了其超越性的精神观念,将作为艺术主体的自由价值再次赋予给被创造的艺术行为中。但在今天的语境中,作为艺术家,特别是以水墨为媒介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颇为值得思量的艺术问题。刘旭光面对宣纸与水墨,径如面对自然,要透过今天的心灵感悟去揭示它们的意义依存。作为自然态的纸与墨需要还原其本质的特性,而此特性又不能截然分离于它曾具有的文化遗产。因此,他依凭对多种艺术媒介的研究和探索,对水墨形式与材质都进行了实验,尽可能丰富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质感。这样作为水墨的媒介,经过刘旭光的实践就实现了形势语言的转换,从而进入到当下的语言结构中。
在另一方面,刘旭光在创作理念上又执古御今,努力从中国古典哲学去体会一种沟通自然、体悟个体存在的悟道方式:万物皆有痕迹。所谓道存于无而显于形,这是东方世界观的一种重要视点。这个痕迹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易经卜辞之“卜”。“卜”有其形,又有其义,形为古人在龟壳上烧灼,发生龟裂,形成形状,此乃“卜”形,有预知天下运行、演绎命运造化的含义。但刘旭光像物派发现自然物一样,发现了这个字的特殊性,它已经内化在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已成为东方的一种文化潜意识,神秘而直觉,形象而内涵,但他的创作主旨并不是依赖它原有的含义,而是以行为的方式,通过无穷的复制,让“卜”的痕迹留形于纸本上,由此显明物的存在和物的时间性在场;当这一切随着这些“卜”状痕迹的位移、滑动和满幅显形,主体存在的痕迹也跃然在场,同步于物质世界的显现。刘旭光如修行者,使其痕迹的构成不流于恣肆的动作形体,而是节奏有序、松弛有度,以彰显主体的自在自为和心物浑然一体的精神。
实际上,刘旭光是将水墨、宣纸、矿物颜料以及构形于其中的“卜”状痕迹都看作中国文化的载体,意在揭示作为整体的东方文化的现代启示。当媒介与行为结合、当行为与心态融会,这种延绵于历史中的内敛气质与文化修养就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从另一个意义上,当水墨成为一种媒介基点的时候,就极大地复原了水墨作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使得艺术家在现代的自觉意识主导之下,充分地施展他们运用水墨语言的机会和可能性,从而创造当代文化中的水墨艺术,进而借古开今,成就艺术家的独立价值。此刻的中国绘画语言就是观念化的语言,其中包容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追求。由是,我们读刘旭光的痕迹,即是构想中国今天的艺术发展,也是从中国自身艺术语言中走出来的一种探索。
2009年3月22日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