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进:画家的百态 2013-06-21 10:03:05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艺术国际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教育专家认为,应试教育使学生片面追求考试的成绩,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抹煞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的学生甚至因压力过重导致精神问题,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权威画家

权威对拥有者而言代表一种权力和威严,对接受者而言则是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敬仰。权威画家,原指在绘画领域取得极高的学术成就,从而博得同行敬仰和推崇的德高望重的画家,其观念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其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然而,今日之有一些“权威画家”,虽拥有显赫的身份,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在美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权力,却往往有权威之名而无权威之实,号权威之令,而不行权威之事,故常常误导了当代美术。

今勾画“权威画家”之“标准像”,立此存照,以告当代画家,注意分辨。

评审

“权威画家”有“智慧”,单凭“内靠官僚、外靠奸商”这一招,就掌握了学术的话语权和评审权;“权威画家”有“抱负”,常常通过力荐年轻人,尤其是自己的嫡传弟子或专门学习自己画风的学术“同道”,培育忠心耿耿的“粉丝团”,扩展“学术”势力,为“开宗立派”铺垫基石,最后甚至可以在美术史册里抢占一席之地;“权威画家”有“爱心”,爱美术人“才”,只要画家有“才”就不会轻易让其在评审中“流失”。

剪彩

“权威画家”往往身份高贵,一出门,必前呼后拥,鲜花、掌声、红地毯,风风光光,毫不逊色国际巨星的派头;一上台,或致辞、或剪彩、或宣告开幕,目光、灯光一齐聚焦,俨然政界要员出场。但见台下,更是拍照、摄像、采访、求签名、千恩万谢,忙得不亦乐乎。

专访

“权威画家”经常接受各大媒体的专访,专访节目的设计也往往十分“经典”。先是一大堆带“国”字头的头衔介绍,会长、院长、馆长、理事长;再是绘画成就大展示,这个奖、那个奖,又是领导接见,又是出国走访;然后是滔滔不绝的“权威”说道,新概念一个接一个,学术名词一串又一串,一、二、三、四,甲、乙、丙、丁,逻辑“严密”,思想“深奥”;最后在口口声声的“文化担当”和“忧国忧民”的感慨中完美结束。

指导

“权威画家”常以专家的身份下基层指导地方美术创作,无论地方画家的作品如何,往往都先批评一番,这里不对、那里不行,然后重复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深奥”理论,这些理论看似与画面相关,实质毫不相干。听完“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没主见者云里雾里、将信将疑,有主见者当场发问或辩争,更有“直率”者走过背去便大吐口水,而崇拜者则如获至宝。

笔会

“权威画家”身价不菲,故很少在笔会上亮相。但只要一出手,在座同行必自觉搁下手中画笔,驻足围观,以表敬仰。摆开架势后,激情表演开始,敬畏者、崇拜者、奉承者肃然而立,或聚精会神、侧目凝视,或踮脚伸头、争先恐后探望,或察觉其有名无实,颇感失望,却碍于“权威”的威严而仍佯装谦卑恭敬或虚心学习状,每到表演得意处,常有此起彼伏的“由衷”赞叹声,画者闻此声自然愈加起劲,直至最后一撂笔,则掌声四起,恭贺“经典名作”成功问世。这场面,比起宾虹翁当年,孤身陋室作画之默默状与“寒酸”相,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身份显赫的画家,未必以权威自居;而身份不高的画家,也不见得就没有权威的架势。因此,只有细细明辨“权威画家”的真实面孔,才能使惯于抬头仰望的崇拜者及早撩开“权威”的迷雾,也才能使反“权威”者,瞄准目标,有的放矢。

六、明星画家

新中国成立后,崇尚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艺潮流把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家推向了轰轰烈烈的主题性宣传画创作之中,并使之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明星画家”。文革后期,同样是一些年轻画家一改革命文艺的创作风格,把视线从宏大的革命事件转向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创作出大量带有悲情色彩的“伤痕美术”和“乡土现实主义美术”,成为又一批“明星画家”。文革结束以后,受西方现代美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当代美术的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尽管其中有少数画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的美术现象和艺术观念,在绘画形式语言上勇于探索,始终保持审美的锐气和创作的激情,并不断创造出一件又一件杰出的美术作品,但大多数画家因知识结构、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加之年龄的因素,往往很难重新接受新的绘画理念,适应新的美术潮流。一代“明星画家”或在悄无声息中默默地隐去往日的光环,或在复杂的思想挣扎中渐渐淡出当代美术舞台,最终被新一代“明星画家”所更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一代年轻画家,以其敏锐的审美眼光和开放的学术胸襟,积极接纳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方式,并与各种美术大展的学术导向巧妙结合。这不仅应合了刚刚从长期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人们的期待,而且得到了体制内新的学术势力的认同。在当时,新一代美术展览的评委和美术杂志的编辑,对西方现代绘画虽然逐步开始推崇,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现代性作品的理解和评判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因此,尽管新一代画家还没有来得及潜下心来深入研究现代绘画的思想和方法,而仅仅套用了表面的样式,或者进行了模仿性的探索实践,却往往已经在各大美术展览中屡屡获奖,或在当时仅有的那几份美术杂志的重要栏目中频频露面,并因此很快成为新一代“明星画家”。这些“获奖专业户”理所当然地代表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美术“先锋”,他们的绘画作品也自然地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创新”特色和“学术”高度。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艺术市场的日益火爆和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给体制外画家的“造星运动”带来了契机。通过各种炒作手段,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其作品却常常在艺术拍场上以百万元、千万元起拍和成交。美术界的“超级巨星”纷纷涌现。

“明星画家”的“先锋”行为,无疑为新观念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当代美术的发展,但急匆匆的学术行为和快速走红,不仅阻碍了“明星画家”自身的学术深入,也影响了一代画家的审美抉择。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明星光环的蒙蔽,一些“明星画家”常常沉迷于盲目的自恋之中,在重复性的“创作”活动中,语言气质由内在转向了表象,学术探究由深度转向了平面,个人追求由精神转向了物质。而大量的美术“票友”对“明星画家”却蜂拥追捧。技术的浅显和简单化给跟风者提供了便利。不久山寨版开始流行,“票友”们在盲目的模仿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明星画家”的个人局限已经影响了整个“票友”团的学术导向。“明星画家”虽然已经丧失当年的审美锐气和探索勇气,却仍然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艺术成果已经被“发扬光大”。当然,能够独立思考而不追随美术潮流的艺术家,在哪个时代都不缺少。他们没有明星的那份光环,始终保持着一种纯朴的艺术心境和创作状态,在孤独而寂静的艺术道路上,默默地走进艺术和思想的深处。当“明星画家”以专家的身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给他们指指点点时,殊不知,他们对“明星画家”的艺术认识和思想深度并不以为然,甚至暗自惊讶。

“明星画家”以超乎寻常的敏锐和才华,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早早地获得了巨大的专业荣誉,却又在时代的审美局限和自我的蒙蔽中失去了原本可以更加辉煌的艺术未来。目睹一代又一代“明星画家”被新一代所更替,不仅“明星画家”需深思,盲从者也当慎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