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蓝顶艺术节群落展独立策展部分,你策划了名为《空途》的跨媒介展览。你的简历中提到你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什么东西引领你走上艺术之路,进入创作与策展的领域?又是怎么想到做《空途》这次展览的?
易鸿:其实我从小就特别爱画画,也喜欢文字,高考的时候选了一个父母中意的专业,所以就读了工商管理专业,但我还是很想考美院,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参加工作以后才慢慢尝试接触和进入这个行业:最初是做媒体,我开始做一些艺术方面的采访,写艺术方面的策展评论;从2009年开始,我在书店策划了一些小型的插画展,去年开始正式策划一些比较大型的展览,2013年我参加了大理国际摄影节,并策展了《悬置》、《小人国》。我在做策展的时候,出发点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我觉得首先要有兴趣,要有比较吸引我的地方,要好玩;其次是我要求自己在形式上突破常规的策展,赋予它新的意义。
我不太把自己当成一个策展人,我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创作者,把策展当成一种创作。我是偶然得知蓝顶群落展征集独立策展计划的消息,那时离7月15日报名截至已经没几天了,算是临时加入进来的。我把艺术家们召集在一起,利用蓝顶提供的空间,把我自己的策展理念更好地表现出来,让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空间里形成一种对话,整个策展就是我的一件作品。
本次展览的主题名为《空途》,这是一个探索空间的展览。因为我之前拜访过很多朋友,去他们工作室去玩,看到他们的作品,对空间这一概念产生了强烈的感受。还有可能跟我最近阅读有关,我看了一些哲学方面的书,包括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我从空间出发,探讨这种物质与我们精神意念之间的神奇关系。其实从我们开始定义这个主题的时候,我觉得展览就已经开始了,跟艺术家之间讨论策展方案和他们的作品也是策展的一部分,整个策展就是一个流动、成长的过程。
空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物,人的一生也是被空间和时间定义的。比如我们坐的椅子、桌子等这样一些各式各样的物体,都在分割我们的空间。“空”在中国传统禅学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就是想通过实物,通过对空间的“空”的占有、分割,来展示一个实体与虚无、物质与意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对话、转换、衍生其实是形而上的探讨范畴,但又很现实。我们在表达方式上,是通过具体作品来呈现的,展示一个物体和我们展览空间之间的对话关系。
编辑:比较有趣的是,你们邀请了8位艺术家,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而且他们中许多人都是跨界人,并非职业艺术家。比如李俊之前就读于中文系新闻专业,马锟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余斡寒是地道的建筑师,这样的设计出于怎样的用意?
易鸿:他们本人所学专业都跟纯艺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他们大学毕业以后都在从事艺术创作。比如说李俊,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做摄影作品;马锟现在也是在画水墨,做一些与水墨相关的装置作品;同时我觉得建筑师对空间有更独到的见解,因为建筑师就是专门研究空间物理形态的职业,所以请到了建筑师余斡寒。我邀请他们共同来探讨,要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供对于物和空间的理解和阐释,因为他们的作品会采用不同的材料,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维方向。
编辑:这些艺术家的跨界背景是否会为其创作提供不同的视角。
易鸿:是的,在今天,艺术本身的概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实际上已经融入到各个学科领域里,形成互动和结合。比如说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还有文学、诗歌,它们互为联络,互为融洽,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与不同学科的交叉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趋势。甚至艺术本身,也不局限于视觉感受,更多涉及足到听觉、触觉、行为,甚至是不可见的东西。
比如我们这次有一个声音的装置,是李琨的作品,他本来也是学金融专业的,但因为他一直喜欢声音,喜欢音乐,所以现在专门创作声音作品,现在也是音乐学院的老师。他提供的就是一个音墙,由上百个喇叭组成的一个声音的墙壁。他通过声音这种艺术形式提示我们所处的空间,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让观众在我们现场,它既有视觉上的呈现,同时也对声音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产生感受。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策展是全方位的,调动观者的整体的感觉,通过看、听、触摸等方式。传达一种立体的效果,就比较有意思,比较好玩。
我们有装置,有纸雕,有声音,有二维平面的油画和摄影作品,还有建筑师做的装置,形成了一个与空间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我们空间都会造成侵越或分割,但它们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需要通过耳朵去听。而且这些作品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我觉得它们有的是相互排斥的,有的却可以进行对话,所以我觉得现场的氛围是不可控的,但这种偶然性正是我所期待的。
编辑:您是如何把这些不同职业的人拉到一起来完成这一策展的?
易鸿:很偶然吧。我做这个选题也是在接到蓝顶策展部通知后开始着手考虑的。当然,此前我一直有做跨界展览的想法,这种形态在国外当代艺术圈非常普遍,但在中国并不普遍,成都地区,包括蓝顶这边,是一个架上绘画的大本营。我这次想借本次蓝顶艺术节,在策展方式和内容上进行一些突破,来呈现架上绘画之外的一些东西,拓展到新媒体艺术领域。我觉得成都应该在将来具备更多元化的艺术结构和艺术生态,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架上绘画。
编辑:这些艺术家是你一个一个接触的吗?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是架上绘画,比如说艺术家张立涛,他一直在画空间、房子这些东西。
易鸿:是的,我觉得有很多偶然性,这次策展我想到空间的概念,我头脑里就快速闪过之前接触过的艺术家,考量他们哪些作品与我的概念有关。比如张力涛,之前我见过一次,到他工作室坐了一下,他就说他在画空间。这些艺术家中其实熟悉的不多,好多都是只见过一面,对他们的作品有印象。我对他们说我想做这个策展,是有关空间的,恰好他们这些作品跟我这些概念是吻合的,有关联的。大家就像是一块儿来玩一个游戏,但会往很专业的层面去玩。而我们大家应该是开放的,要允许各种可能性进来。
编辑:各种声音进来。
易鸿:对,各种可能性,大家互相之间讨论的时候,也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想法,比如说建筑设计师,余斡寒,我们叫他余博士,他刚刚进来他就找不到方向,他问:“我要做个什么东西,我从来没参加过艺术节。”然后我们大家在群里边就讨论,然后他自己就提出他的一个作品的概念。我的这种互相的一个融合、讨论、激发的话,让大家从以前他们每个人的一个可能相对固定的模式里边跳出来,对他们自己本身的作品也很有新的启发。
(蓝顶美术馆供稿)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