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艺术

导言:墙外有Twitter,墙内有weibo.com,围观已经开始改变中国,中国的艺术也在默默的“微博化”。微博已经成为令艺术圈人士着迷的新玩具,面对海量信息和逐渐被碎片化的艺术生活,他们进行着各自的“角色扮演”。

在没有围墙的微博世界里,不管你是艺术界的“v字帮”还是龙套演员,任何人之间都可以形成一种临时纽带关系,而且微博会比现实生活中数倍放大你的个体存在。微博上,你会感觉到平时默默无闻的张晓刚其实是一个话痨闷骚男,同时你却始终无法感受到他最“艺术”的那一面,因为在这里,原有的艺术圈秩序已被改变。本期99艺术网专题将从个体与现象出发,与您一起探讨艺术圈的微博气候。

“微”观艺术:微博已经改变了世界,怎会不改变艺术?
张小涛 张培力
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社会媒体和信息源,微博是信息的交叉感染区,微博也是谣言的滋生地,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帖就是“微正义”,转帖就是生产力,被传播就成为了价值。围脖是生而平等的虚拟社会,我们可以发现被遮蔽现实的通道。我希望微博不只是围观和抱怨,我们需要身体力行的改变……[更多]
我不知道这东西对我到底有多重要,改变了我多少。我看重的是信息的海量和及时,我也会对一些事情表态发言。当然,我很清楚,也不期待和要求围脖绝对纯净和真实,但也许边缘、混沌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围脖表明了边缘的存在和态度,有一天它变得不重要了,要么社会变得更糟糕了,要么就是社会真的变好了……[更多]
夏彦国 袁霆轩
闲或要闻时,微博的时间会多些。它,及时获得真实信息的新闻工具,也是我生活工作中的交流工具,有微博后,其他几个网聊工具甚至新闻网站被冷落了。微博信息有真假,即使都是真的,也要辩证地看,它改变了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它从一个自媒体,转变成了中国最强大最有话语有真实的媒体,前所未有……[更多]
“微博于我,就是在纷繁的电视机、报纸、各种合法的非法的网站、手机、QQ之外多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通道,每个通道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微博被有些人看做是通向真实之境的后窗,但这只是个错觉,它更像是个宣泄的马桶收纳了人们的愤怒和发声欲,想看见想听见想跟这个世界谈谈么?那还是得去面对现实社会。”……[更多]
微薄上的艺术圈 艺术家与@艺术家不是一个人
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微博告诉你一些细节,这些细节拼贴出来的艺术圈,和那个你以前所知道的艺术圈完全不是一回事——透过微博,你几乎知道了真相……在一片写游记的热潮下,也有恬淡者如病愈中的@张晓刚,每天在微博上道早晚安,谈书与碟。以前总想象千万艺术家该有多酷多神秘,看@张晓刚贴的照片都是空镜头,才明白他其实是个想找地方躲起来的话痨。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栗宪庭终于招架不住“您怎么还没上微博”的一日三问,叫助手开通了@栗宪庭……[更多]
织围脖的艺术家
微博是否能够推动艺术家在创作上一次关于形态的变革呢?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尝试……以左小祖咒为代表的明星艺术家以辛辣的评论在公众面前修正了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围脖也为天性孤独的艺术家打开了一扇社交之窗,腼腆的人得以躲在屏幕后面发牢骚和结交同好。比起明星艺人们的苦心经营,艺术圈们对微博的应用还远远未到营销的层面……[更多]
140字压倒严肃批评
对于一些人来说,140个字的评论恰到好处。自从有了微博后,批评不再只是学者的领地,严肃的艺术批评有被消解的趋势。在微博的地界人人都有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大腕,只要会写日志并且略懂艺术,就可以是个批评家,甚至可以冒充意见领袖。艺术与网络的秉性是同样是自由开放的,虽然在专业性上140字批评可能无法与正牌批评家们的严肃论文相提并论,但这却真诚的流露出一个行业、圈子对待生活、网络、艺术的态度。

@雪泥森:唯独没有一种批评家叫独立批评家

@杨凯art:中国文学界的悲哀,是艺术独立性已死!

@余德耀:我的当代艺术收藏(微访谈)

@顾维洁:各地文交所的交易模式标准在哪里?

@卢迎华:当艺术家组织展览的时候,策展人应该在哪

@冯小刚:英语成了封杀天才的凶器

@理论车间后门:接近艺术品,就是要切近

@皮力:@理论车间后门 明明是个理论的屁眼

@吕澎:批评家要准确地判断这个时代

@顾振清:吕澎质疑高名潞三问题

@陆蓉之:策展好像是一种权力,对我而言是一种服务

@苌苌:艺术评价的标准,在于我们有何直觉反应

@谭国斌:一美院国画教授问我黄宾虹现在多大了

@素雅色一:文交所是腐败的保护伞?

@陈默:我不看好艺术品资产包的份额化交易模式

@徐累63:弗洛伊德在乎你们的脱帽致敬吗?

@石青:为什么没有女艺术家参加研讨?

@阿特姐姐Vs@皮力 商业文化就愚蠢吗?

微江湖:“微”言何以耸听?
俗话说,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之所以有人信,除了它有自身的逻辑和结构之外,也是一部分人病态心理的反应。社交的进化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在主动的暴露着自我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人。“陈丹青退出中国籍”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关于艺术圈的谣言,之前还有微博谣言对策展人陆蓉之进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虽然最后谣言死于肤浅的逻辑和众人辟谣,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圈的不理智和反常。

@王兵:陈丹青称不再踏上这片土地

今日凌晨两点,网友@王兵在自己微薄中,陈丹青称自己不再踏上这片土地的消息。具体如下:@王兵:“陈丹青:望各网友见证:本人于2011年7月29日正式宣布退出新浪微薄,退出中国国籍,不再关心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不看所有关于这个国家的新闻等一切资讯,不上网,不用手机电脑等一切电子产品……[详细]

@皮力:某公撒娇公开化便成了批判

某公退出中国籍多半以讹传讹。然传讹者大体了解他人来疯的公共撒娇特征。该公常将守旧的情绪发泄伪装成批判,体制内体制外转换,出体制只为私欲未足,私欲未足便向体制撒娇,撒娇公开化便成了批判。他在旧时中国想着异国,在美国想着旧时中国,回到今日中国又想着民国。还是入民国籍吧……[详细]

微传播:病毒式传播让艺术媒体何去何从?

在今天,微博头号媒体的格局已经显现。中国社科院在2009年12月 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将微博定义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前一段时间,吕澎炮轰《新周刊》当代艺术价值榜“为什么没有王广义”,此事件在微博上的反响远远大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微博,作为一个媒介新生儿,它比任何媒体都先进、快捷、有质感,它的病毒式传播让传统媒体如临大敌,它能够轻松的组织一个圈子,只需一个手指就能挑逗一个小社会的神经,转发的力量让人震惊。


于是,当大众媒介越来越开放的时候,身为小众的艺术媒体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矛盾体,传统的艺术媒体缺少互动环节,受众从这里接受的信息不对称,而且比起微博来门槛更高,因此,传统艺术媒体面临被微博大量抢占用户的危机。但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微博虽有海量的信息,但也包含了大量的虚假和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因此,传统媒体要肩负起信息过滤和监管的责任,同时,微博也是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好平台。

专题制作:99艺术网 Email:xinwen@99ys.com主编信箱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6/808 编辑QQ:118420508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401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09023634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10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