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艺术网首页 新闻中心 展览 活动 拍卖收藏 批评观点 专题 访谈 视频 人物 机构 出版 商城 社区 English
又是一年拆迁时——艺术家工作室只能夹缝中生存? 又是一年拆迁时——艺术家工作室只能夹缝中生存? 又是一年拆迁时——艺术家工作室只能夹缝中生存?
者按:日前雕塑艺术家陈文令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我工作室又要拆了,这是我来北京八周年中第四次遭拆迁的工作室……”在中国,艺术家工作室被拆迁的话题早已不新鲜,从未间断的抗争与维权还是没能让艺术家们寻求到安全感。这些年,中国经济火了,中国的房地产火了,中国当代艺术也火了,为什么艺术家的工作室却依旧只能在房地产项目和政府规划的夹缝中生存?
工作室八年四拆,为什么有的艺术家如此倒霉?
自从艺术市场兴起后,艺术家们从困境中挣扎出来,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刮起一股“工作室潮流”,如今北京、上海、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室聚集区,但是,这些位于城市边缘的建筑往往会因为政府规划或土地资质等原因遭遇拆迁的困扰……

陈文令位于孙河的工作室

调查显示,北京的艺术家们普遍喜欢环铁、黑桥等坐落于城市边缘的艺术区组建工作室,这里与使馆区、央美、798的距离适中,但这里盖工作室的土地大都不是商业用地,而是当地村民以几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的价格从大队租来,再用廉价材料搭盖了大库租赁给艺术家,土地资质有问题,这里被拆迁的风险自然要更大一些。所以说,有的艺术家工作室频繁遭到拆迁,恐怕不是单纯的倒霉,其中也会有一些必然原因。另一方面,虽然工作室离城市“越远越安全”,但如果离开城市,艺术家们会在无形中丧失一些被发现和被关注的机会,这笔账怎么算都会让人纠结。

 

陈文令在采访中说:“来北京这些年我一直在城市边缘,每次城市扩张就会被拆迁。如果想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创作空间,可能艺术家就要跑得比较远,比如北京的六环、七环,那里商业性成份比较低的地皮容易稳定,如果离开北京那就更安全了。”

 

无独有偶,在2012年这个不安分的春天里,北京之外的艺术区境况也让人忧心忡忡,号称“西安798”的纺织城艺术区近日正面临拆迁厄运,已存在10年的成都老蓝顶艺术区也将在6月份画上句号,艺术家们就像灰尘一样被野蛮地抛到大地上。

 

·艺术家陈文令工作室八年遭遇第四拆 ·在迁徙中生存的艺术群落

·成都10年老蓝顶画上句号 6月将全部清场  ·西安纺织城艺术区难逃被拆厄运

地价飞涨,艺术家已没有再占用土地资源的理由?
艺术家叶永青曾经说过:“现在土地飞速的上涨,艺术家这样的占有土地资源,其实与自己所生产的价值是不成比例的。”在北京,一线艺术家的工作室动辄几千平米,年轻艺术家也能为几百平的工作室买单,而在西方,很少有艺术家能拥有400平米以上的工作室……

张洹工作室

张洹在上海闵行西村经济开发区的工作室占地6000多平方米,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大的工作室。

中国土地的历史宿命随着近十年房地产的火爆而改变,房价让国人出离愤怒,如同普通大众,艺术家对高昂的房价一样没有发言权。商业艺术把艺术家从穷苦中解放出来,但城市扩张的惊人速度却让艺术家创造艺术的成本不可承受之重,所以艺术家既是工作室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其实,这才是令人心寒的真相:叶永青说,现在所有的艺术区,没有合同是跟大房东签的,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土地的拥有者愿意把自己的土地签给艺术家。土地是在不断增值的,所有人做的都是临时协议,不过是这几年的土地暂时想不到其他好的用途,暂时给艺术家用一用。而且他提到在宋庄的艺术村模式下,村民过于依赖那些野蛮生长的艺术家,这种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更多

 

·叶永青:最大的泡沫就是艺术区

·全国首例艺术家工作室终成个人“不动产”

焦虑的工作室进化图谱,路在何方?
在九十年代商品房出现之前,中国所有的家庭住房,不论是平房还是公寓楼,都是公家、政府所有的财产,那时中国人居住空间是名副其实的“公寓”……

高名潞提出的“公寓艺术”概念,起初是为了体现一种艺术家被迫在体制外进行交流的方式,但也着实再现了当时艺术家面临社会空间时的尴尬状态。从公寓艺术时期到今天的大工作室时代,在这个颠沛的进化过程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形态和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优越的工作室条件能让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画廊、美术馆、评论家。

 

两年前,曾经有过“公寓艺术”经历的艺术家王鲁炎曾在访谈中断言,艺术家的工作室时代必将成为历史。两年后的今天,虽然艺术区的拆迁仍在继续,但是房地产市场已经在政府的调控下趋于冷静,这时,艺术家工作室能否得到宏观调控的荫庇,还是在这个静默期孕育新一轮的拆迁大局?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来说,位于城市或边缘的工作室可能依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这里有更多的机会供他们选择,甚至有年轻艺术家为了留在城市而进入小区,重回“公寓艺术”时代,虽然公寓的家居语境可能不如工作室那么专业,但这不失为一种保全创作和机会的好手段……

 

·大工作室时代的诞生与终结 ·邱志杰的工作室进化史

艺术家工作室成本分析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艺术家恐怕依旧越不过土地规划、地产这道鸿沟,矛盾的是,以这个利益体系为代表的富贵群体又是艺术的目前最大买单者,他们为什么无法给艺术家一个稳固的创作环境?中国当代艺术合适才能走出这个追逐暴利、崇尚权力的生态迷局?

往期推荐
艺术品保险进军中国,会水土不服吗? 私人洽购 香港苏富比再曝“赝品门” 质疑让买家情何以堪?
艺术品保险进军中国,会水土不服吗? 私人洽购 香港苏富比再曝“赝品门” 质疑让买家情何以堪?
专题策划:99艺术网 Email:xinwen@99ys.com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6/808 编辑QQ:126582545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401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09023634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12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