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之下的声音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民办博物馆设立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不得使用居民住宅、餐饮场所、地下室和其他不适合办馆或有安全隐患的场地作为办馆场所。此外,还有关于博物馆藏品不应少于300件(套);国家机关及国有博物馆在职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举办民办博物馆等条款。新的"准入机制"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是否构成影响?业内人士对此又如何看待? [更多]
观点:有利于规范民办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天津文博院)研究馆员 涂小元
我觉得这个对于规范民办博物馆很有好处。我参加了不少民办博物馆的筹馆论证会,一开始国家没有出台这个政策,当时我们也有很大的疑虑,第一个展出面积到底有多大才好,第二有多少件或者多少套藏品为佳;第三馆长任职的资格是什么?当时文化部出台了一个《博物馆管理办法》,它是比较原则性的一个东西,没有那么具体,在操作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现在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各地有很多的企业或者个人兴办了民办博物馆,由于没有具体的条件和具体的要求,在过去来讲很多民办博物馆比较乱,有的是在自己家里头建的,而且创办者基本上就是馆长。他只是一个收藏者,没有在博物馆工作的经验,对如何管理一个博物馆,如何对藏品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并不了解,这些我们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但是讲了半天终究觉得有点儿不是同行,很多话他们也不太懂,有时候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当时来讲,国家确实一直鼓励支持各行各界进行民办博物馆的建立,也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基于这个原则对一些民办博物馆的申办者进行了一些规范,但是没有达到这种程度。现在出台这个规定,对于如何让博物馆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确实是大有好处,这个事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事业,这个政策对于如何管理博物馆,如何利用藏品举办展览,如何对藏品进行有效的保护、维修很有必要,可以说恰逢其时。所以我个人很欢迎出台这么一个政策法规。
观点:对于做博物馆的人意义不大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 艾海
这个条例可能对于政府来说有一定意义,但是对于真正做博物馆的人来说本身意义不大,300件藏品,要说也很简单,我不一定是300件全是大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是300件,这个只是针对于一些地方的或者是一些以圈地为目的的博物馆考虑的,这个也是限制了大家以圈地为目的做博物馆,如果你要是去做,OK也可以,肯定要去买作品来作为一个保证。在去年苏州还颁发了一个条例,因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民间美术馆特别多,出现了很多民间画院、书院、美术馆、博物馆之类的,但是几乎是不开张的,苏州政府单独出了一个条例,只是针对于整个苏州或者是针对于整个江苏省,博物馆、美术馆每年必须有6-8个展览,必须周一到周五是正常营业,必须是免票等等。至于馆长的任职资格,政府发出这样的条例可能是针对于政府一类的博物馆、美术馆,包括一些兼职的现象,我觉得是出于这方面的控制。
观点:实施比较困难 只是表面上的规范
艺术评论人 潘才岳
完全按照新条例要求民办的博物馆有点要求过高了,太过规矩了和现实的情况未必符合。可能对于外行宣传比较好听、感觉规范了,但是这是表面上的规范。对于行业、对于这个领域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促进效果。
新条例实施相对会比较困难,但也不会淘汰太多博物馆,除非是一些别有目的的。如果是正规的、公益性的博物馆,藏家、行家认可的这种民间博物馆不会说关门倒闭什么的。
民办博物馆的拦路虎
据数据统计,2013年在文物行政部门报送备案的博物馆416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354家,非国有博物馆811家,非国有博物馆所占比例由2012年的16.7%上升到19.4%。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民办博物馆的分量在日渐加重。但相比公立的博物馆而言,"民办"二字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显现。
经费是最大困难
"非国有"的身份使得民办博物馆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很难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除了少数有企业资金支撑的博物馆外,大部分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和经营费用一般都由办馆人自己承担。民办博物馆往往经费不足,存在难以维持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艾海就向99艺术网表示,民办博物馆的资金审批程序繁琐。"(资金)即使审批下来,金额也是不多的,多的不到30万,少的就2万块,一个多月、两个月这个东西下来,钱能到位就已经很不错了。30万对于一个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的展览来说可能两个展览或者一个大型的展览还不够。很多博物馆没有把政府这一块作为重点,还是希望找到更多民间的赞助,政府这方面的支持是有,但力度不是很大。"
专业人才是短板
相较于国有博物馆聚集了大量的专家、文物保护、展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民办博物馆基本上人才这一块是一个缺项。缺乏专业人员,丧失了专业性,不少民办博物馆的业务都难以开展。
涂小元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这一点,"没有专业人才,有的博物馆只是馆长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藏家,有点儿研究,但是跟国有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研究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外地民办博物馆的情况我不是特别了解,天津的民办博物馆每个馆就两三四个人,三四个人,能够维持开馆,维持接待就完了,做不了很深,研究更达不到了。还有所谓的策展人,民办博物馆在策展人培养这一块基本没有。"
藏品水平参差不齐
据一份《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显示,民办博物馆文物藏品真假不清和来源不明情况普遍存在。由于藏品主要源于民间,来源是否合法大多只能靠收藏者自证,且收藏渠道没有国有博物馆规范,导致藏品合法来源与真假问题一直困扰着民办博物馆的成长。缺乏和国有博物馆比肩的宣传优势,即使不差钱,民办博物馆在藏品的征集和展陈规划上都显欠缺。
民办博物馆的生存之本
如何撑得最久,死得最慢
艾海:现在做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不是要看谁做得多么红火热闹,拼的是谁能够撑得最久,死得最慢。最好一个展览接着一个展览的做,做的像模像样,并且每个展览质量得到一定的保证,也不轻易地去做一些无为的展览,对于每次的活动比较谨慎。可能在经费上,像泰达是一块钱恨不得掰三块钱花,我们一年差不多两个月或者是一个半月做一个展览,对于展览整体的不管是学术上面还是从艺术家的自身上面都是把控比较严密。如果一个民办博物馆/美术馆真的想生存下去,就要从做展览、做活动上去调整,因为毕竟自己花自己的钱。
自我定位是经营根本
震旦博物馆董事赖任辰:一个成功的博物馆一定是很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规划的。像震旦博物馆的收藏以古器物为主,我们的活动设计就会从文化的层面,考虑如何让古代的美学设计跟现代的艺术形式、生活方式去结合。我们举办的每一场展览和活动都会充分思考这个问题,让我们的馆藏与活动内容产生互动。很多情况下,私人博物馆都是从收藏家开始,逐渐变成一个博物馆,所以最初的收藏已经决定了你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美术馆。好的博物馆就是在清晰的定位基础上慢慢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的。 [更多]
生存关键在于机制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我们当然希望博物馆通过民办这种机制来变得更有生机。其实西方是有范本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以连锁方式经营,做得很成功。很简单,他觉得如果这个博物馆不能处于盈利状态,就关。观复博物可以实现盈利,是经营很多年了,已经进入一个平衡状态。我不主张财政拨款,我不认为政府给民办博物馆钱是一个好事,因为你给钱,它没有生存能力,到时候一不拨款,还是死。关键是机制。现在因为"文化热",有很多新的私人办的博物馆,都脑子一热就去干了,没想到生存问题。生存除了老是开着,没人看也不成。我去一个民办的博物馆,边走他们边关灯,我说干嘛老关灯呢,他说省电。不能生存到这种状态。不是说节能不好,而是说这个状态不好。
要赢得江湖地位
潘才岳:我觉得应当规定一个民办博物馆藏品买卖的比例。7:3原则,70%可以允许买卖,30%作为镇馆的藏品,选取比较高门槛的,不允许买卖。民办博物馆通常在学术方面不够科学系统,那就只能在业界去赢得自己的权威性和"江湖地位"。在藏品的质量上,保证它的质量。然后往商业买卖上去发展,这样可能比较符合生存的发展规律。名气起来了,自然会有人支持捧场。
弥补国有博物馆的不足
涂小元:相比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也有它的优势。比如民间有收藏连环画、小人书,有收藏火花的,有收藏烟标的等等,这些国有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忽略的,这对国有博物馆是一个补充。比如说天津有一个汽车文化博物馆,它主要收藏的是汽车模型,而且从年代上讲有一些确实也够得上文物,有一些奔驰产的,解放以前的东西,现在根据新的《文物保护法》49年以前都可以算是文物了,这些确实可以弥补国有博物馆在藏品方面的疏漏。
硬件过关 软件也要跟上
北京市文物局顾问傅公钺:博物馆"以物说史",需要下工夫研究馆藏实物。民办博物馆的硬件过关了,软件服务也要跟上。博物馆工作离不开保管人员细致认真的辨别分析、研究确认、登记入库和科学收藏等,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是不可能正确管理这些物品,更别提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向公众普及其文化内涵了。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国外民办博物馆如何运营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国外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环境相比国内要好很多。这也许和国外博物馆机制和艺术气候有关。从英美等国来看,民间支持或者是企业支持的力度远远高过政府,比如大都会博物馆或者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他们的资金来源70%以上来自于民间企业、个人,政府给予的项目、政府自己提供的支持可能占到7%、8%,博物馆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是不会为资金担忧的。
国外的民营博物馆一般会有完善的制度规则。以著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例,大都会博物馆是由理事会、董事会管理的。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来说,博物馆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比如大都会博物馆的一名董事,每年向大都会博物馆捐款一百万美金,但是不允许你从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一些活动当中收取一美分的收益。
据美国博物馆协会统计,美国有超过17000个博物馆、美术馆,每年接待大约8亿人次。博物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门票、财政支持补贴和自营收入。其中,自营收入占到27.6%,通常通过展览活动、出借展品、衍生品销售等来实现,近年来高端餐饮也逐渐成为博物馆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国,私立博物馆的运营收入大约20%来自企业专场晚宴活动,10%来自馆内餐饮服务,15%为书店零售业务,与美国博物馆不同的是,法国私立博物馆最主要的收入来自门票,占总运营收入的55%。
日本、法国等也有出台《博物馆法》对私人博物馆有相关原则上的规定,但没有那么具体,比如日本也有一些家庭式的私人博物馆。对于诸如博物馆展厅必须多大,库房面积必须多大,展品必须达到多少件,馆长必须什么水平,业务人员必须多少名,哪个级层的职称等等,没有硬性的规定。
不过,在国外也有一些小型的民办博物馆,生存情况也是举步维艰。经费、藏品的来源、展厅、人员配置等跟类似大都会的博物馆无法相比,这恐怕是民办博物馆的一个世界通病。
结语
困局也好、质疑也罢,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民营博物馆的发展确实值得重视。制度、资金、藏品、人才,不管哪个都缺一不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少公立博物馆尚且面临无人识的境遇,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或许更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责任编辑:陈倩华 李罡
出品:99艺术网新闻部
联系方式:010-51374003-809/816/808
邮箱:xinwen@99ys.com
版权声明:99艺术网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
第77期 艺术家与画廊的"婚姻"如何维系?
第76期 当代水墨,墙内开花墙外如何?
第75期 博物馆频频卖萌为哪般?
第74期 蔡国强的荣耀与罪责
-
第73期 中国艺术品电商的 "大跃进"?
第72期 天价拍品为何频现"阴谋论"?
第70期 收藏家易手艺术品 谁来接手?
99艺术网微信二维码
99艺术网APP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