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巫鸿正在接受99艺术网记者现场采访
记者:巫鸿老师,您好!这次的展览主题叫“微观叙事”。我从张小涛老师那边理解的“微观”是动物的视角看世界,这样“以小见大”,以这些造型来走。刚才朱朱老师也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他说:他觉得这个微观其实是指的“个人视觉”。那么您最开始提“微观”这个概念的时候,是走张小涛老师的路线,还是朱朱老师提的这个思路?
巫鸿:我觉得他们两个差不多。他们两个不一样吗?
记者:有一点,其实不太一样。
巫鸿:我觉得张小涛没有太具体说个人,他说的是微观,他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说的,他有很多活动,就像一个电影一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就是“蚂蚁就是我,或者是蜥蜴就是我”。艺术家的想象力在那里有一定的作用。
我在文章里面并没有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他们两个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就是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问题,甚至是宏大的叙事,或者是产生一种新的意义。
我是从微观叙事方面,只是用了张小涛的话,并不完全是他的那个意思。
记者:等于截取了张小涛老师的一个观念?
巫鸿:对,就是一种观察表现的方式,因为艺术家的观察,你也要思考,所以他的这种观察是一个故事,是要思考的。不像一般的历史书,或者是什么,也可能有结构性的东西。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
记者:李新雨老师对李一凡老师的作品提出了一些疑问,我听了李一凡老师的解释后觉得他在艺术创作上处在“在路上……”的一个状态,尽管他从纪录片跳脱出来,但也没有完全跳脱吧?比如他其他的作品,还有一些行为,行为及摄影的一个结合等。您觉得他跟完全的纪录片,最主要的区别在哪儿?
巫鸿:他这个展览的作品有很多种,我自己觉得他在扩张。但是他在纪录片这一块是很长时间的,不是刚开始,他做了很多系列。都是公认的,如果说他还在发展,这个展览里面有很多新的东西,这方面我觉得他还是可以继续发展的。那两个电影,如果说他应该把自己主观的立场和观念表现出来,但是也不一定。因为很多纪录片的灵魂就是把自己抽出来,这是一贯的,很多人都这样做。
所以,应该有不同的评判的角度。
记者:我之前看过你在今日美术馆的一些展览,洪磊老师的,沈少民老师的,夏小万老师的等等,而当我看到这个展览的时候觉得挺意外的。这个跟您之前做的展览差别很大。
巫鸿:不一样。
记者:非常的不一样。请问您这次的主题转换是一个巧合,还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巫鸿:我这个人面很多。我不太按照一条路子走,有的时候,我觉得展览形式很好。像这个展览内容很多。
记者:它的精神世界很丰富。
巫鸿:我觉得我做策展,或者是最感兴趣的就是和艺术家互动,并不是我出题他们做,或者是他们有作品我去选,那样没有多大意思。关键是互相理解,然后不断的挖掘,那是最有意思的。所以往往是跟艺术家互动,他提出一些问题,在那个层次上做一个史学家的分析和展示。所以就介入了这个,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可以发展一些互动,太小,小一个展又太小,因为跟艺术家的状态有关。
记者:除了这个展览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您是一个国际策展人,在很早的时候,您就去了国外,您的思想和本土的批评家或者是中国原生态批评家的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看待国内外双年展,博览会的视角也完全不同。现在有种说法:国内的双年展、艺博会不够国际化,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差距的?或者说,您觉得有这样的差距吗?
巫鸿:根本没有,很国际化,非常国际化。问题是说国际化本身是有不同的问题。我觉得国际化,整个的双年展现在都面临着很大的国际市场,他代表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力量,你要看投入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钱,最后产生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最主要的,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国际的问题。
我也做过国际的展览,我对那个也很了解。我倒是做一些微观的展览。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99艺术网的采访。
【编辑:蔡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