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

开展时间:2021-09-16

结束时间:2022-08-28

展览地点: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三楼 6号展厅

展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洋湖街道潇湘南路一段387号

策展人:董冰峰

展览介绍


2021年9月16日,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对话展《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将对公众开放近一年,展览时间为2021年9月16日至2022年8月28日。

继《初见》(2017)、《当历史回归彩色》(2018)与《初见:费利斯·比托,世界最早的东亚影像记录》(2019)之后,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即将推出系列年度大展的第四回——《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2021)。展览延续前三期大展的方式,从具有摄影史意义的重要馆藏出发,另外特邀32位当代摄影家的创作作品与之展开对话,借由图像及思想的形式呈现历史与当代的关联和演进线索。

近年关于“中国早期摄影”与“中国当代摄影”的研究与展览项目层出不穷。前者着重对本土摄影文献不断发掘整理,同时吸收西方理论以及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尝试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关联世界的中国摄影史的叙述模式;而后者则立足于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化脉络的观察,通过社会纪实与艺术观念等多种批评角度,来阐释近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发展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语言实验的可能性。这两种研究项目看似有着历史时段的区隔,但就其史学观点与理论建构而言都具有明确的全球视野。这说明今天我们对于中国摄影本身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必然要建立在一种既强调开放又需要保持动态的价值判断及认知的基础之上。谢子龙摄影博物馆2021年度大展《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正是对上述议题的及时回应和延展。展览一方面建立在对馆藏作品的学术梳理和相关文献的发掘上,另一方面特邀当代摄影家的作品来参与对话历史,以此推进今天对于摄影及影像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概念演变的深入理解,并进一步强调更为多元化的对话交流。

《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风景的发现、身体剧场、诗意的日常、景观再造。这四个单元分别对应本次展出作品中关于历史叙事、艺术实验、社会关照与现代性反思等议题的探讨。32组历史影像与当代摄影作品的并置展出,将从图像内容以及艺术形式上巧妙地形成多种开放性的解读,并且令作品在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中构成一种辩证性的循环过程。正如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1972)中指出:“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在本次展览中,图像作品既是被观看的对象,同时也是推动观者确立“观看的权利”的动态现场。摄影真实记录世界,而艺术则将现实抽象化。在客观与主观互为转换的文化与精神活动中,摄影使我们不断地进入图像的世界及其所反映的复杂现实中。

第一单元:风景的发现

旅行者和艺术家对风景的观看截然不同。前者注重忠实记录,追求“如画美”(Picturesque)的艺术效果(比如华芳照相馆和约翰·汤姆逊的纪实照片);而后者更关注如何传达个体的生命经验并与外部世界形成一种对话,即风景投射并形塑出艺术家的内心精神世界(比如塔可和史民峰更具观念性的摄影作品)。但是风景绝不是中性的、纯粹客观的对象,而是被规定与发现的——这种发现不仅取决于观看者的动机,更关乎观看者的“权力之眼”以及对控制(W.J.T.米切尔)的具体表现。例如唐纳德·曼尼的北京紫禁城全景照,对晚清中国的视觉再现中反映着西方旅行者的身份优越感。张冰则提炼现代技术的符号戏仿出皇城的鸟瞰图——风景,体现出对现代性思考的精神焦虑。

第二单元:身体剧场

摄影一直被视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心灵对话的重要手段。“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作为一种被推崇的摄影理念,或许已经无法为当下更具政治性的图像活动提供足够的方法论。拍摄者不再信任现实所反映的客观性,转而审慎选择特定意涵的场景与人物来传达个体对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例如威廉·桑德斯对普通中国人的记录,凸显人种学方法的观察以及对非西方文化的热情。而一部分当代摄影家则采用表演性的现场介入,彻底颠覆了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不平等关系。如王庆松、陈维和董文胜都有类似的实践,将特定意义的社会空间作为艺术布景,通过反常态的身体表演和复杂的影像技术加工,来表达现实的深层涵义与艺术的戏剧性。

第三单元:诗意的日常

摄影是民众的艺术。摄影术诞生之后,其技术和制作工艺得到迅速普及和商业化,影响到世界各地,由此地球上每个角落的日常生活也成为摄影记录和表现的题材。普通生活照片除了展现风土人情之外,还承载了对于特定社会文化及审美趣味的艺术呈现,如华芳照相馆对中国家庭日常生活的记录就极富细致观察与人情味。另一方面,迟鹏、冯立与莫毅通过艺术表现夸大了日常生活的特异之处。在他们的镜头下,外部世界和人物都被加速过度的现代生活所包围。通过展示这些变异的场景以及对人物和色调的特殊安排,摄影借由图像实验对现实进行多维度诠释,而具有诗意的图像则体现日常生活的情感与本质。

第四单元:景观再造

在居伊德波《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中,景观不仅是表象,还被认为一种理解当代生活的概念工具,或者说景观就是资本对现实的遮蔽。我们可以认为摄影本身也是一种现代性的景观,无论摄影器材、拍摄者和对象,还是艺术理念,都构成图像的景观世界的组成部分。威廉·弗洛伊德和威廉·桑德斯的作品抓住平凡生活中某些特定习俗和制度的场景,为日常景观赋予政治意涵。而当代摄影家对于现代生活的表现,往往持有更为激进的批评视角。张晓、翁奋与姚璐的摄影作品,都体现出对景观有意识的解构和艺术性的重组。前两位摄影家记录荒诞生长的都市场景,后一位摄影家挪用中国山水画元素构成照片并重新加以概念化的理解,历史与当代在这里形成一种极富观念意义的冲突和融合。

后记:

图像中的民族脉搏

当我们共同的记忆在图像中呈现时,民族的脉搏在此跃动不息。

影像默然,如同凝结下的一小片时空,等待被诉说。中国早期影像中,就潜藏着大量的民族记忆。摄影是让记忆变得有形的艺术,我们共享视觉,我们共同对抗遗忘。

我一直在收集清末民初的照片,这是一种抢救性的收藏方式,将真正的中国历史照片如同文献般珍藏。展览中的战争影像、建筑影像、市井影像等皆是中国影像历史开端的重要作品,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及艺术价值。这些影像反映了中国近代变革迭代之剧烈,更凸显了中国现代繁荣新象之难得。

在这场历史与当代的跨时空对谈中,中国当代摄影给予我们新的视野。此时此刻的摄影,是解读世界的新媒介。当代摄影艺术将观念现形,塑造着新的时代记忆。

回顾历史与注目当下,两个时空中的图像对话交流,如一木双枝,共同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地,彰显了摄影艺术不断发展向前的可能性。摄影博物馆用作品讲述影像史。我们在中国影像史时间线的两端漫步沉想,图像不再静默,而是用它跃动的脉搏唤醒每一位观众,看见民族记忆,展望民族未来。

董冰峰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丶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丶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丶独立电影丶中国当代艺术史丶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华剑,现为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典藏部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晚清历史影像。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2008年至2018年任职于潇湘晨报摄影部,曾获2013年国际性新闻赛事华赛非战争灾难类优秀奖。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