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链接——在场域中交互的艺术及其他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韩晶 2010-09-04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无论是对心理学而言,还是就艺术本身来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却又令人激动不已的时代——前者对人们过去的行为和心理关系提出了质疑:一度风光无限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不管是在美国受到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当头重击;还是伴随着“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的出现,在德国遭遇同样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以及在稍后的岁月里,行为主义与格式塔心理学从对构成主义的同仇敌忾、到彼此对立的分道扬镳⋯⋯无不预示着人们对于进一步了解自我的渴望和炙热;与此同时,艺术也在层出不穷的潮流更迭中,向人们观看和描绘世界的传统方式和审美经验提出新一轮的挑衅:从立体主义(Cubism)到野兽派(Fauvism)、从毕加索(P. Pablo Picasso,1881-1973)到勃拉克(G.Braque,1882-1963)⋯⋯全新的艺术和心理学说,以及所有其他领域的变革,都共同见证着同一个变化中的世界。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尽管各式各样的学说理论不断填补着艺术解读的方法和视角,但是,对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进行心理分析,仍然被评论家们津津乐道——倘若心理学的支撑仍然奏效,倘若“格式塔心理学”的领军人物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在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场域”理论仍然合理,那么,我们似乎可以为“链接”的成立,找到有趣的依据。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场域”——这个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被纳入到关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之中,它提示出人的每一个行为举止,其实都与这些行为所发生的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深受其影响。当然,这里的“场域”并非简单的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心理、以及与此相连的诸多周遭和外部因素。

 

于是,即将在这里呈现的庞茂琨和他所选择的8位艺术家,在截然不同的艺术趣味和创作风格的背后,我们除了能找到师生之间的关系纽带,似乎还能找到另一个更为宽泛的链接关系——他们中的每一位,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曾分享过同一个物理环境,甚至心理环境——那就是四川美术学院、及其所在的城市:重庆,以及关于这个城市的冠冕堂皇或藏污纳垢的一切。

 

在地处中国西南的偏安一隅,这个地平面和天际线都错落起伏的城市里,交错蜿蜒的道路轨迹,很容易让人在加速度的建设进程中迷失——穿过都市茂密的水泥森林、远离灯红酒绿的繁华腹地、跨越时尚的小资生活和喧闹的市井文化……在四川美术学院坐落的城乡结合部:黄桷坪,庞茂琨和他们应该都不陌生的现实场景,不仅累积着他们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也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的滋生地;而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在它特殊的地域性中呈现出的封闭、边缘,或独立、自由,无疑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常的生存体验之中;与此同时,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统,那些延续自伤痕或乡土的艺术气息,在新的艺术纪元中为这里的架上绘画提供了天生的偏爱和青睐;当然,作为师生,庞茂琨和他们的艺术互动,或许在画面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蛛丝马迹,但是在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过程中,却肯定有过无数的交汇和碰撞⋯⋯而这些都让我相信:庞茂琨和他们,无论是在地理概念上,还是在文化思考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艺术体验中;或者是在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继承和反叛之中⋯⋯都于交互的场域里彼此影响、彼此关联。

 

但另一方面,他们彼此迥异的艺术作品,最终以视觉呈现的方式,向我们提示出了不同生命个体的独立创造和选择判断——如果“链接”所指称的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种关系和状态,那么这大概也是它令人着迷的地方:尽管在一个交互的场域里经历着艺术的成长,但是同样的因素却在不同的艺术家身上得到差异性的反射——因此,“链接”的两端彼此有关,却又是如此的截然不同,而艺术正是在这样的关系和状态里,走向立体和多元。

 

也许,试图对每一位参展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做心理分析,试图勾勒他们彼此之间浅表的、或暗藏的艺术上下文关系,都是徒劳的画蛇添足。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还给作品本身,让观众在自己的欣赏中,去链接出对于艺术的不同理解和感知,或许将更有价值和意义,而一种新的交互可能,也将由此产生。

 

2010年8月20日写于重庆

 


【编辑:马海艳】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