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主办的“2023年第一场会员活动日——与王绍强馆长面对面交流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广东美术馆团队给商会会员带来专场导览活动。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向仕杰、副会长孙宏帆等20多家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向仕杰表示,广州三年展是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借开春之际,让商会会员单位代表直接与广东美术馆代表面对面交流,有助于活跃广州文化艺术的交流氛围。
01
“观看人数每天都在2000人以上”
当日,广东美术馆教育专员植凯鹏为到场的艺术品商会会员进行了详细的导览,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希望大家通过观看、倾听、思考与交流,加深大家对本次展览的理解以及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由于当代艺术的形式、媒材、方式都多种多样,跟传统艺术截然不同,谈及观众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观看作品时,植凯鹏说:“希望观众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让自己慢慢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去了解当代艺术创作背后所蕴含信息与当今时代发展现象。我们希望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展,让广大民众对当代艺术得到普及和认识。”
从200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至今已举办七届了,跨度21年,其中观众的变化除了越来越多之外,还越来越年轻,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看展览。据了解观展人数每天都在2000人以上,这也说明当代艺术越来越受广州市民欢迎。
02
“本届广州三年展有一种回望的姿态”
作为我国最早的“双/三年展”之一,广州三年展已经成为艺术圈的文化品牌。七届以来,每一届的主题都有独自的思考角度。如果说上一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更多的是看向未来,带着科幻式的图景与冷峻的深思;那么恰好跨过这如此特别的“三年”——本届广州三年展则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再次出发前的回望。以“化作通变”为题,本届广州三年展围绕“变化”展开,也将广州这座城市本身被放置于改革开放这一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之下。
主题“化作通变”既反映了会通、适变与继承、革新的辩证关系,于通中求变,变而不失其通,探本以知源;又成为了通融与变化的时代语境的表征,“变通以趋时”。王绍强补充表示:“当下的世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庞杂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量级和速度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相较于上一届的面向未来,本届广州三年展有一种回望的姿态。而回顾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纪念,当我们把观察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历史阶段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变局显得更为清晰。”
03
“以本土视角向内反思,向外展望”
本届广州三年展由王绍强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菲利普·多德、艾墨思、姜俊担任策展人,邀请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的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试图拉开一个于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当代观察中“应变”,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王绍强介绍,两位来自中国的策展人吴洪亮与姜俊分别以“边缘”和“内生”为题,关注四十余载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变化。“边缘”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聚光灯不再集中于对标志性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呈现,却试图寻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或散落的碎片化的文化记忆。“内生”板块,则将视角投入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的反思。它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本土视角向内反思,向外展望,形成了独特的、内生的文化气质。两位国际策展人的板块:菲利普·多德的“慢板”和艾墨思的“触屏”则给出了更多样化的切入角度——但同样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慢艺术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同时它将时间从市场化的商品属性中解放出来。板块“触屏”是触及到科技的讨论,但它更多是试图从人的物质性身体的角度去切入的关于技术变化与速度的思考: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未来时,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04
“不断拓展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同时,也将在广东美术馆中呈现,以“通变”为关键词,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相关的艺术大事,并配合馆藏重要文献,旨在系统梳理自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
王绍强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机制,三年展既是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一充满活力的展览机制又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从广州这座丰富而包容的城市身上所汲取更多的‘前沿’文化精神,不断拓展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广州三年展发展轨迹
2002年 第一届“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
2005年 第二届“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
2008年 第三届“与后殖民说再见”
2012年 第四届“见所未见”
2015年 第五届“亚洲时间”
2018年 第六届“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