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生于重庆,任教于四川美院
展览
中国现代绘画展 卢贝亚那现代美术馆[1988]
De Rijksakademie en het Rijksmuseum 荷兰 Amsterdam ,Rijksmuseum [1995]
Dream Shares:5 artists from Mainland China, 纽约jamaica艺术中心[1996]
“Piece of Life: ……..”; 香港A&A Phoenix画廊(2001)(个展)
重庆辣椒——美国之旅 university art garllery and Trisolini garllery Ohio USA (2003)
In between 唐人画廊 (2004) 曼谷 泰国
形而上2005 上海美术馆(2005)
意象武夷 CHINESESCH KURTULZENTURM 柏林 德国 (2006)
YANG SHU
Present Teaching in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1965 Born in Chongqing
EXHIBITION
2006 Imaging Wuyi CHINESESCH KURTULZENTURM Berlin, Germany
2005 Metaphysics 2005, Shanghai Art Museum
2004 In between, Tang Gallery, Bangkok Thai
2003 Chongqing Pepper, ?America university art gallery and Trisolini garllery Ohio USA
2001 “Piece of Life: ……..”; Hong Kong A&A Phoenix Gallery(solo)
1996 Dream Shares: 5 artists from Mainland China, Jamaica Art Centre, New York
1995 De Rijksakademie en het Rijksmuseum Amsterdam, Rijksmuseum
1988 Chinese Contemporary Painting Exhibition, Lubeiyan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自述:
要控制情绪,太完整不好,要有意识的去保留一些陌生的、糙的、不正的东西,而这些用构图是无法完成的,是偶然的。
形象的叙述是很麻烦的,比如:解读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那条线是什么意思,画要让人看懂,而我写的字是没有意思的,是捡来的纸片薄,中英文都有。这张有政治意味,那张就是一个包装盒子,有一些画面有宗教冲突存在的联想,是从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有像黎巴嫩战争的新闻报道中来的,是有指向性的。
指向性会让你工作下去,而不枯燥,色彩和笔触是绘画的语言,我所指的是观者与作品的关系。
对,还有情绪焦虑的其它原因。黄桷坪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的情绪,气压低,气候不热,蓝天、白云的情况很少,人容易受气候影响。
变与不变
——杨述绘画作品概述
2000年初次注意到杨述的绘画时顿觉一阵惊喜。他的画在视觉上与那次所见众多之作品都有所不同。虽然只是从目录册中看到他的画作,但这粗粗一瞥,已深感其清新之气息。尽管当时很想见到他的原作,但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已是挺久以后的事了。
杨述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他对待艺术与人生的态度如出一辙。他的作品看上去简单率直、随意放松,事实上却无时无刻不表达着他心中的困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箴言”,还有巧妙隐藏的个人见解。一方面体现了画家对复杂事物的非凡洞察力,另一方面却又流露出画家对质朴单纯的痴迷。
杨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油彩和构图是他主要的创作手段。无论是他对风景的独到解读,还是他在给艺术系学生授课、设计、作画的方式,甚至是抚养儿子的过程,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匠心独具和他心灵的内在冲动。
乍一看,他的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无非是一些包括人体或部分人体在内的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之物,画布上的主要元素透出天真、单一而大胆的特质。如果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他作品中的物体、人体部位、背景上面的各种标记、符号、文字以及传奇故事的片段。
画面主体部分不用线条,仅以大块色彩涂抹,以突出绘画对象。被覆盖的形象则往往被细细勾勒、敷色,抑或直接草草地涂抹到画布上。线条,无论是线条本身,还是不同色彩间自然形成的线条,都清晰可见。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色调为明亮的原色,并大量使用黑白二色。
九十年代中期,杨述的一小部分作品中的色彩趋于柔和,原色的使用变少,主体形象部分与被覆盖的形象部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柔和。这类作品中一个突出的元素就是写实的人体。
此后一个时期,杨述创立了他自己的绘画风格:或以黑或白为主,辅以少量色彩,或大面积采用强烈的亮色,仅辅以少许黑白色。作品中的形象也在发生变化。前期的绘画中总会有一个中心物体,现在则被一个或多个物体代替,以不同方式出现在画布中。有时画布上遍布一层接着一层涂抹上去的散乱笔画,有时则涂抹的层数会少一些,但却大量使用汉字、英文字母等元素。这些文字和字母看起来基本上是随意摆放的,并没有表达明确的含义,但有时也会出现对作品整体或部分进行描述的完整的句子。
这一发展此后一直延续。 至1999年,杨述的绘画不是以黑白二色为主,就是以一、两种其他颜色为主。这两类作品相同的一点是:画面中都会出现若干处裸露的画布。
他的作品的内容并无变化,但他的表达方法却发生了变化。裸露的画布使画中着色部分背景和造型轮廓显得更加突出。画中的线条则更显突兀,有时线条被用来表现勾勒物体,有时则仅仅是一条黑线而已。
杨述在结束学生时代后所创造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元素有标记、符号、文字、单词、数字等。这些也有了变化,在使用中显得更为随意。他的大部分早期作品显然以绘画内容分类命名,当然也有例外。1999年左右他取消了原先以绘画内容为标准的命名方式,开始使用绘画编号体系,这一做法沿用至今。
在杨述大部分最近的作品中仍可以看到他运用黑白二色和裸露的画布,或彩色绘画这样的例子。这一风格保留未变。
在他的彩色作品中,他坚持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为绘画对象,包括大量的人物形象,但大片涂抹的作画方式又有了发展。画布上的形象清晰可见,但变得更为抽象,支离破碎,同时又相互交融。先前二维表现方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维图像,同时保留了大块色彩涂抹的表现手法。所有这些让画面更富有内涵。
这些作品中色彩的使用也有了改进。现在的作品中,色彩更显斑驳、融合自然,并且很饱满。虽然仍使用纯色,但已不再是原色,而是亮色。这些又让画面更具意韵。
尽管他现在的作品中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抽象化的人体,但纯抽象的元素在他的黑白作品中还是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对黑白二色的使用也改进为将这两种颜色调和成不同色度的灰色。标记、符号、汉字、字母等仍出现在画面,尤其是他的黑白油画作品中,但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彩色作品中。现在他似乎要以鲜艳的颜色混融成图案,再配上裸露的画布,以此来同时表现随心所欲与深思熟虑。
杨述作品中的这些改进是否意味着他试图将黑白和彩色作品这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合而为一,这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杨述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在不断的探索、试验。或以他自己神秘的绘画语言;或以他那份通过把平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体及人体的任意排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幽默;或以他把那些寥寥数笔挥就的速写与厚涂重抹的元素相并列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孜孜不倦的自觉创新精神。这种自觉创新一方面表现在那些精心布置的色块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那些看似信手拈来,却反应画家具备的深厚的多文化功底的各种标志、抽象符号上。,由此,他也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通过对杨述的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说,从早期作品开始,他就创造了自己的油画语言。这种语言在杨述的大部分近作中仍能看到,但无论是他的作品特征、情感还是风格都已显然有了发展与变化。
他的作品直接而自然,但无论是精心勾勒,还是粗粗挥就,都显然并非不经构思或毫无章法。
画家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他创作主要是为了他自己,但他还是想通过作品建议我们学会放松与享受。他既不想让我们对他的画花很多时间去琢磨,却也不希望我们对他的画浅尝辄止。他的画既体现了类似与反差的平衡,又体现了类似与反差的不平衡。
Michelle Blumenthal
上海
October, 2006
|